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編者的話
2013年7月15日

《城市日記》七月號,讓影像說故事。

 

四位說書人是藝術家謝柏齊、戴毅龍、蔡旭威和蘇敏怡,他們用相片和圖畫告訴我們有關古洞和坪輋的故事。

這四名藝術家和另外七位攝影師一起策劃了《新界東北─生活可以是這樣的》藝術展 (其活動名稱沒藝術展三字),活動由今年初開始,一直進行至今。過去半年,他們不停往返古洞和坪輋,跟村民做朋友,聽村民說故事;他們又參觀醬油廠、木廠、農田、果園和魚塘,再透過相片和圖畫,把村民的生活和他們的家園刻劃出來,呈現給城市裏的香港人。

政府提出發展新界東北,將850公頃的土地規劃成新巿鎮,面積相當於850個香港大球場。他們努力把影像留住,希望喚起香港人的關注,從一個新觀點去討論這發展計劃。

他們是這樣解釋這個行動:

「因緣際會讓我們走在一起,牽引出來的是為孩子做點事情的一顆心。希望在尚未落實如何發展新界東北之先,為他們留下一些寶。長久以來,香港社會的主流價值都押在金錢上,一些人坐擁幾百年都用之不竭的財富卻依然欲求未滿,而另些人卻因此被掠奪了生活。

「什麼是香港style?那是由世世代代香港人拼湊記憶所創造出來的,經時間磨合,把大家的歡笑、淚水、悲傷、恨惡、包容和寬恕都揉合在其中。這兒的每一個角落、每個小社區,都是香港style的孕育地。然而因著某些人無止境的貪婪和不滿足,世世代代的共業,香港style逐漸淪為發展的代價。我們雖然換來豐盛物質,卻(照意思應是「卻」字,可能他們打錯)沒想到從自己手中交出去的,是本來快樂的生活。快樂原本就會激發創造出某種景況,而不是人們所一直誤解的,以為要活在某種景況當中,才能得到快樂。」

第一個展覽在五月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部份作品現正於添馬艦政府總部的iBakery Gallery Cafe展出。今次這四名藝術家和《城市日記》讀者分享的作品,部份曾經展出,也有全新、尚未公開的作品。

政府最近修改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古洞、粉嶺北、坪輋和打鼓嶺依然要面對滅村的威脅,將來命運如何,無人知曉。但願村民安好,家園不會被毀。

黎穎詩

頁首
編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