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
《「道」賞灣仔》從街道出發,以影像為媒介,地景人情,讓我們再次認識灣仔、認識香港。
片長接近60分鐘的《「道」賞灣仔》,是城市日記首次以街道為單位去講故事。由西至東,紀錄譚臣道、克街、愛群道、羅素街、渣甸坊及銀幕街的人和事。城市日記的辦公室在告士打道,身為灣仔街坊,團隊發現即使在灣仔生活多年,那些人多車多的街還是充滿驚喜,「行極都唔厭」。我們決定聚焦六條比較冷門卻又別具特色的街道,細看灣仔的魅力從何以來。
譚臣道一分為二,中間隔了個修頓球場,球場以西的一段食肆林立,以東則是五金鋪天下。向東行不遠便是克街,為何以「克」為街名?而克街附近的愛群道,為何街道呈現環狀,而且只有學校、公眾泳池、社福機構與政府用地,成為喧鬧灣仔的寧靜一隅?羅素街上人來人往,途經的路人是否都到大商場購物,還有其他可能性嗎?灣仔有幾個名聞遐邇的市集:玩具街、灣仔街市、鵝頸橋街市,人們卻常常遺漏了被幾個大商場包圍的渣甸坊。再向西行,過了維多利亞公園,有一條短短的,不甚起眼,名字令人摸不着頭腦的銀幕街。
舊地圖,舊報紙、歷史文獻,實地考察與訪談,編織成一幀灣仔街道圖。我們找到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述說他們與街道的故事。當中包括:譚臣道上五金店老闆娘劉惠賢、其家族與克街淵源甚深的George Cautherley(高德禮)、陳湘記書局老闆陳炳新、渣甸坊第三代小販梁鳴宇與盧愛群、在羅素街唐樓售賣本地即影即有相機的Joe Tam、在愛群道上留下青春記憶的文化工作者楊兩全,以及研究銀幕街歷史的電影文化人曾肇弘。
「道」賞灣仔的導演是畢業於演藝學院的林森。林森在學生時代常到譚臣道「醫肚」,為了拍攝灣仔,他找來年青動畫師以動畫呈現經已消失的生活狀態與建築。其中,他對克街的印象最為深刻:「常聽到一些街道名與人物有關,想不到其後人竟在自己面前訴說街道與家族的故事,很有歷史,很難得。」
「不斷行、不斷望、不斷聽。」硏究員陳銘智如此找出社區的窿窿罅罅,發掘各種人和事,呈現庶民生活狀態以及他們所棲息的街道。他說:「像灣仔這種仍然保留街道網絡的社區,可以選擇不同路線去同一個地點,我可以邊走邊決定,在哪個位轉灣,去看怎樣的街道特色,且每次都有新的發現。」
正如藝評人John Berger 所言: "Each road has its own rhythm and its own character." 我們希望以《「道」賞灣仔》為起點,揭示「行街」在消費以外的可能性。走在路上,多留心,便能發現眼前多變的人和事。
《「道」賞灣仔》由構思到記錄片上載城市日記的網站,歷時共兩年。我們感謝灣仔區議會及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樂事務委員會的支持。計劃首先於2018年得到區議會贊助,過程中我們又得到時代廣場的協助,於商場舉辦展覽。後來我們在灣仔多個地點舉辦巡迴放映。風雨飄搖,感謝所有令放映會能順利完成的人。今年,我們再次得到區議會支持把整套紀錄片上載到互聯網,讓市民可以隨時隨地免費欣賞灣仔的風貌。
*是次活動由灣仔區議會贊助,Integer Foundation Association Limited主辦,灣仔區議會屬下文化及康樂事務委員會合辦。
https://www.urbandiarist.com/en/videos/Wan-Chai-Street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