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阿禮

肥仔極力向我推薦他的朋友阿禮,他說了好幾次:「你一定要去看看阿禮和他的朋友是怎樣共享空間」。阿禮是獨立樂隊的主音和填詞,近年我在不同場合碰上他,但未曾認識,在肥仔介紹下,終有機會到訪他的家,也是在工廈。

阿禮是較早期搬進工廈的一批樂手,那是十年前的事,「第一次搬到工廈,我們的單位在天台。當時樂隊有四名成員,月租是1,400元,每人才幾百元,好化算」。近年工廈「band友」數目急增,「當年工廈很少人『夾band』,現時全港已有約500間『band』房,過千隊樂隊」。這個數目令我很驚訝,阿禮卻充滿信心:「香港有足夠觀眾撐起這過千樂隊,各大小音樂節都很受歡迎,就是最佳證明,香港缺乏的是表演場地」。

這個肥仔口中一定要見識的共享空間,面積3,000呎,月租二萬元。一條近兩米寛的走廊貫穿其中,連接11個大小不一的房間。在這條寛闊又曲折的走廊上,有梳化、飯桌、鼓和鋼琴,牆上也有塗鴉。為了節省空間,他們改建了公共洗手間和浴室。其餘的房間都是band房和道具房,每間band房至少有兩隊樂隊使用。假如使用band房,每人每月只需付出100元。

阿禮和三名室友都視工廈為家,他住在單位內最大的房間,面積200多呎,一廳一房。傢俱和音響器材都是從街上撿回來,他坦言:「把這些東西撿回來再用,不是單純為環保,而是避免浪費,是兩個不同層次」。

雖然在走廊上放置雜物,可能會觸犯防火條例,但阿禮說是他們刻意設計,因為共享是他們的精神。坐在撿回來的梳化上,聽著他們介紹設計理念時,走廊傳來悠揚的鋼琴聲。阿禮說,租用工廈,除了可以最低價錢解決住屋需要和繼續夾band外,也有空間讓志趣相投的朋友交流、切磋和共享資源。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