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物品
那是幾年前的事。巿區重建局公佈觀塘裕民坊重建計劃,我朋友麥海珊(Anson)在觀塘長大,她知道這消息後痛心不已,絕不認同這種粗暴重建的做法,於是着手展開相關的研究工作。她告訴我,觀塘以前叫「官塘」,因為在許多年前,該處是官府的鹽塘,現時仍有小巴沿用這舊名。大約在50年代才改名「觀塘」,後來港鐵站也以觀塘命名。
這個有關觀塘的由來一直留在我腦海裏。最近瀏覽Anson成立的網站「我們的地圖:官塘文化與歷史」,她所指的許多年,其實是超過800年前,始於北宋年間。
每個地方都有段源遠流長的歷史。今期《城市日記》有關觀塘的故事,我決定先由另一段歷史說起。聳立在廣州市海珠區一德路的聖心主教教堂,199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歌德式建築,全麻石建造,當地人最引以為傲,喜歡稱它做石室教堂,因為這教堂落成於18世紀,正是廣州的繁華盛世,港口發達,通商頻繁,外國人稱這段日子為「Canton Trade」,標誌着廣州對外海上貿易最具代表性的年代。
當年香港已是英國的殖民地,跟廣州的貿易仍往來不斷。那幢石室教堂所用的麻石,便是來自牛頭角。在18、19世紀,觀塘巿中心不在現時的裕民坊,而是在牛頭角和茶果嶺。前殖民地官員及歷史學家James Hayes在其撰寫一書《The Hong Kong Region 1850-1911》中提到,牛頭角有石礦場和農田,清政府容許法國傳教會在牛頭角採礦,再運返廣州建造天主堂。
我任職記者時,曾被派駐廣州工作兩年。沒想到在多年後,由於要重讀有關觀塘的故事,發現當年在廣州學到的一些歷史知識,原來跟我們是不可分割。一座屹立逾百年的教堂,一塊塊用血汗開採的麻石,就是香港的歷史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