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編者的話
2022年2月23日

在灣仔「搵食」無疑是件苦差。別以為這區「無啖好食」,正好相反——選擇太多,讓人難以定奪。從常見的港式奶茶蛋撻,到傳統粵菜「太史戈渣」、意大利薄餅、法式焦糖布甸、日本壽司,灣仔海納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任君選擇。

文化研究學者Luce Giard指,食物的傳播受各時各地的社會價值、風俗規範等影響,但由「限制」衍生的創意,卻構成了一時一地的獨特飲食風格。於街頭巷尾大快朵頤的同時,你可曾想過這些小食、菜肴與甜品跟社區變遷的關係?它們如何塑造灣仔的地區文化,告訴我們怎樣的灣仔故事?

今年《灣仔飲食文化地圖》的主題是「嗒真灣仔」,「嗒真(啲)」為地道俚語,指慢吞細嚼去品嚐食物的滋味。但「嗒真灣仔」除了直指「嗒真灣仔的美食」,稍作延伸,亦不妨解作深入認識灣仔的歷史文化。

這次,城市日記邀請了香港文學研究者李薇婷撰文兩篇,探討「文學中的灣仔」。第一篇聚焦有「小日本」之稱的1920年代灣仔。原來,自1910年代起,不少日本人在灣仔聚居,並經營日本百貨、書店、精工錶店、喫茶室等商舖,其中也包括謝晨光筆下的海傍東街加藤洋食店。當時的香港青年作者組織文學社,以謝氏在灣仔的家為基地,談論生活種種,於聚會中催生香港早期的現代詩與小說創作。

在第二篇中,李薇婷網羅劉以鬯、小思、黃谷柳等書寫灣仔酒吧、中式酒樓及平民墟市的作品,呈現1930年代填海以降的多元灣仔。經填海而來的駱克道,漸成供海員消遣的娛樂生意集中地。酒吧區吸引英藉作家李察.梅臣(Richard Mason)帶獵奇心態探尋浪漫,劉以鬯卻注視灣仔居民的生活實況,寫吧女在困頓中掙扎求存。另一道鮮明的灣仔飲食風景,不得不提修頓球場的墟市,那裏攤販林立、街坊絡繹,是黃谷柳《蝦球傳》主角蝦球眼中的奇異世界,也是黃雨詩中人情溫暖的所在。

今天的灣仔,飲食選項多元,日本色彩不似從前濃厚,修頓球場的夜市亦已停辦。但我們仍能透過閱讀不同的文學作品,體驗時光倒流,一睹昔日灣仔的各種文化面貌。

是次活動獲灣仔區議會及香港貿易發展局贊助,由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與Integer Foundation Association Limited合辦。詳情可參見下列連結:http://www.hktdc.com/web/foodmap/index.html

參考書目:
De Certeau, M., Giard, L., & Mayol, P.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Vol. 2: Living and Cooking.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

黃淑儀

頁首
編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