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鴨脷洲:豐饒之島

與鴨脷洲街坊談鴨脷洲,感覺每一個年頭的大街,層層積疊他們記憶中,稠密而豐饒。

鴨脷洲居民定居大街,早於明朝《粵大記》已有記載。島嶼東邊的洪聖古廟建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長年保佑島嶼平安。及至1894年鼠疫前後,島上居民修建風水龍柱,以防瘟疫。

據街坊憶述,戰後鴨脷洲由於陸路交通不便,屬「三不管」地帶,賭檔與毒販聚集在華庭街舊休憩處一帶(該處即將成為地鐵出口)。大街對出的海岸線曾經有不少棚屋寮屋、後來更發展成為船排廠、機械廠林立的海灣。粵香園、沈順發等醬園麵廠曾經佔據半個山頭,糧油米鋪興泰儀亦有過百年歷史。隨著鴨脷洲大橋於1980年代通車,鴨脷洲由「孤島」成為「半島」;漁業海灣被發展成為海濱公園,利東邨、鴨脷洲邨、以至海怡半島的發展亦為鴨脷洲帶來了不少「新移民」。

變遷中的南海北海:

鴨脷洲大街對出海旁曾分別於1950年及1985年進行填海工程。從1950年繪製的鴨脷洲街道圖所看,洪聖古廟對出便是海旁。今天悅海華庭、鴨脷洲巿政大廈的位置,當年都是海。彼時鴨脷洲邨(西村)一帶為公眾墳場。據冼培安憶述,港島各區市民都會前來祭祀先人。

漁民慣稱香港仔海面為「北海」,鴨脷洲便是「南海」。「北海」是魚類買賣、冰廠油廠的集散地,「南海」則是漁船維修、添置漁具、節慶娛樂的核心。漁民上岸少不免在大街消費,玩樂吃喝。不少上了年紀的街坊均指出,當年鴨脷洲遠較香港仔繁盛。

除了南海北海,鴨脷洲人慣以東西兩岸辨別島嶼的方位。若以大街為主軸,東邊囊括今天鴨脷洲公園、深灣軒、利東邨一帶;西邊則泛指今天風之塔公園、鴨脷洲邨、海怡半島等地。據華庭街白鐵鋪老闆郭兆荣指出,以前的鴨脷洲公園,只是爛地一塊,卻各自各精彩:「當年的波地(即鴨脷洲公園球場)都是爛地,用來『曬寶料』(即乾魚乾蝦)、織帆補帆、亦有人打波。」

大街一直是鴨脷洲經濟活動的中心。今天鄰近悅海街的倫敦里,昔日是通向倫敦碼頭的小徑。彼時悅海華庭尚未落成,倫敦碼頭是鴨脷洲交通最頻繁的地方,連接南海北海的船隻來往。及至九十年代,悅海華庭落成,倫敦里被大幅縮短,成為一條長20多米的後巷。與山明街一同命名的水秀街(大街最東邊)亦被改建為鴨脷洲公園。

發展改變了地方景觀,亦同時影響社區觀感。同慶公社值理鄧國銘指出,鴨脷洲公園建造初期,忽略居民需要。第一,公園切斷了鴨脷洲東西兩岸的船廠;第二,政府原意是營造一個有漁民風味的公園,卻弄巧反拙。海濱公園的漁船擺設不是船頭向西便是撞向山頭,有違漁民風水。由此可見,即使漁民普遍上岸,風水命脈仍然為他們所關心。

傳統產業與集體回憶:

六十年代鴨脷洲人口稠密,為島上傳統工業帶來充裕人手。當年的主流產業包括:造船業、船排維修、機械維修、醬園、麵線廠、金銀衣紙等等。其中以粵香園、沈順發為首的糧油業產品更外銷到東南亞地區。其餘的造船與維修工業則以漁民為主要客戶。

鴨脷洲的機械廠曾經規定「不請本地仔」,擔心鴨脷洲本技工懶散曠工。但大街街坊仍然能夠憑一技之長,養家餬口。鴨脷洲街坊小學畢業的郭兆荣選擇在白鐵鋪學師;鄧國銘自少在船排廠幫忙,及後打理家族的漁具生意「蘇記號」;盧鑑坤亦是在少年時代幫忙打理「興泰儀」。

其餘的街坊,亦可以選擇幫忙島上的廠房;居住大街十多年的鄭惠玲,便記得自己在粵香園的工作:「粵香園位於現時西邨的位置,記得醬園每到一段時間,就會大量請人工作,幾乎整條大街的人都會幫忙刮薑,通蓮子芯,好大陣仗,我自己亦會幫忙賺外快。」

作為街坊生活、成長、工作的地方,大街盛載了幾代人的技藝與回憶。這或許便是大街街坊仍然以「鴨脷洲人」自居的原因。隨著漁業北移,大街的傳統產業亦面臨經營壓力。勞力密集的大型工廠早已遷出,島上如今只剩東西兩面的船廠、機械廠,以及大街中心地段的米鋪、白鐵鋪、五金鋪、漁具店鋪。身邊同行紛紛退休、結業,餘下的店鋪東主守業經年,是幾分堅持、幾分辛酸,只有自己知曉。白鐵鋪老闆郭兆荣見證鋪面租金以十倍增長,仍然希望捶鐵至退休;米鋪東主盧鑑坤反對年輕一代口中的「保育」,自己一家卻拒絕出讓大街鋪面,令重建止於興泰儀。

發展巨輪下的社區:

在「同話鴨脷洲」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新舊交替是鴨脷洲社區的日常。大街近年被媒體稱譽為「香港築地」,吸引一批慕名而來的食客;另一方面,單是大街便有七、八間安老院舍經營,為島上老人提供較寧靜的住宿環境。今天的鴨脷洲,百年老鋪興泰儀旁邊是恒基兆業住宅地盤,老一輩的鴨脷洲人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外來人口」並存。

面對新一輪城市化衝擊,新一代居民較關心物價、鋪租、及島嶼景觀的改變。早前海怡西廣場商戶被迫遷事件,便是仕紳化衝擊(gentrification)的例子。相反,老一輩島民則仍然牽繫於鴨脷洲的風水、交通、及鄰里人情。在批評發展如何打亂島上風水的同時,老居民亦希望發展旅遊業,將海洋公園的遊客引進鴨脷洲。有人亦建議,將平瀾街與鴨脷洲公園對出的行人路打通,讓大街車輛能夠沿鴨脷洲海傍道與鴨脷洲徑離開,改變大街「掘頭路」的現狀。

八十年代的鴨脷洲大橋及公屋發展,改變了島嶼的人口結構及交通生態;漁業的北移,亦進一步淘空鴨脷洲的原生產業及工業。隨著南港島線通車,鴨脷洲面對新一輪城市化發展,以住宅為主的社區生態會否出現改變,仍屬未知之數。重述鴨脷洲上一代的故事,有助我們想像鴨脷洲未來的豐饒。

參考資料:

華人廟宇委員會。「鴨脷洲洪聖廟」(http://www.ctc.org.hk/b5/directcontrol/temple9.asp)

Ngo, Vivian. 香港歷史填海地圖Mapping the History of Land Reclamation in Hong Kong. (http://www.oldhkphoto.com/coast/)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