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館在香港不算流行,在外國頗為常見。例如倫敦福爾摩斯博物館和扇子博物館,還有各地廁所博物館全都千奇百趣,讓發燒友和收藏家分享珍藏,連結各地同好。二零一四年在跑馬地便有一所攝影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Douglas)希望推動攝影藝術、歷史建築保育及私人博物館的價值。
自小住在大坑道的Douglas,從前在灣仔聖若瑟小學讀書,又在堅尼地道聖雅各福群會當義工,上教會則到跑馬地,因此他經常遊走跑馬地和灣仔一帶。跑馬地毓秀街11號現時是F11攝影博物館,它是由一棟建於一九三零年代、屬Art Deco風格的三層洋房改建而成,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Douglas對這棟歷史建築絕不陌生,小時候上教會時常途經此處;長大後,這洋房是新同樂酒家,他與家人又會到酒家用膳;後來洋房地下改成超級市場,樓上是俄國藝術畫廊,女兒在畫廊上課,他不時光顧樓下超市。他的生活早已在毓秀街11號中穿插。
Douglas一向喜歡舊建築,二零一二年得知業主放售物業,機緣下成為新業主。毓秀街1至11號的單數號碼物業屬同系列建築物,1至9號在早年已拆掉重建,餘下11號、15號及17號為毓秀街保留一點歷史痕迹。Douglas邀請中文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總監羅嘉裕加入團隊,將建築物回復當年面貌。進行復修前,團隊就建築風格、外牆顏色、樓梯、以及過去住客和商舖等資料進行詳細考證。如室內樓梯所用的木地板是從八十年代由葉德嫻和鄭則士演出的電影《行錯姻緣路》找到答案;建築物的外牆色調雖然已無從稽考,但他們參考一九三零年代同類建築的用色,配上當時常用的色調;從前僕人只能使用洋房後面窄長的「妹仔梯」,主僕分隔,反映一個時代的生活狀況,破爛的樓梯經復修也重現舊貌。
毓秀街11號可說是私人復修和活化的良好示範。有了這個空間,Douglas打算在保育之餘也推廣自己喜歡的攝影藝術,故萌起創辦F11攝影博物館的想法。F11除了代表11號門牌外,也是相機光圈值,攝影愛好者看見都會心微笑。博物館收藏了不少珍貴相機,部份更是原型相機或從前軍方專門訂製使用的相機,難得一見。博物館也會策劃攝影展,讓市民欣賞高質素的攝影作品。訪問時博物館正展出已故著名瑞士攝影師Werner Bischof「香港1952」攝影展,展示一九五二年香港各階層的生活情況,在這棟三級歷史建築特別搭調。
與其獨樂樂,不如與眾共賞。Douglas辦F11攝影博物館的原意是互相交流、分享快樂,偶爾從到訪者接收到新知識也是驚喜。私人博物館感覺親民,不是單向的參觀空間,注重更多交流。因此,博物館需預約參觀,並會安排義工進行導賞,讓到訪者了解相機、攝影作品及建築物的故事。他長遠打算成立慈善基金營運F11,用作教育及資助年輕攝影師,推動攝影藝術。
雖然F11是私人博物館,但也與社區連結。從博物館後門走到後巷,「香港1952」攝影展一直延伸至後巷外牆,讓街坊隨時可以欣賞大師級的攝影作品。這項設計是Douglas對公共空間的想像,「一般人對後巷的印象不外乎濕滑、陰暗、骯髒甚至聯想起罪案,我們特意把後巷打理得乾淨企理,加裝照明和閉路電視,再掛上攝影作品,重造一個人們願意停留的地方。」他說只要走一走灣仔區,其實這裏有很多隱藏空間,撇除部份「活動頻繁」的後巷,如食肆後巷等,如果把有潛質的後巷空間找出來,再跟持份者和業主商討,後巷空間有無限可能性。「攝影師Michael Wolf的攝影集《Hong Kong Front Door/Back Door》便專門紀錄後巷的獨有風光,以及民間智慧如何善用空間。如果在後巷舉辦一個座談會,談談後巷的想像,已經相當有趣。若得到業主允許,街頭藝術和壁畫等統統都有可能發生。」
Douglas是一個行動派,把意念付諸實行。他相信「小即是美」,小規模地開始實行意念,實驗一旦成功,便可推廣讓更多人一起行動,遍地開花。復修歷史建築如是,辦私人博物館如是,活化後巷空間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