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原來社區有個隱形劇場

文:梁詠珊

緣起

自讀書年代開始,我對於如何妥善運用閒置公共空間、解決香港「地荒」問題的興趣濃厚。

當時,我以將軍澳區作為試點,走訪區內不同公共空間/休憩空間,探討街坊的使用情況。作為設計師,實地考察社區空間能積累寶貴的經驗。過程中,我留意到,不少居民對空間運用的想像充滿創意。

是次的研究地點為厚德邨馮朗庭紀念劇場,是一處平日長期鎖上、偶爾假日有活動才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我希望了解空間不對外開放的因由,及附近居民的意見,是以開展本次研習。

街坊熱心地接受訪問及表達意見,他們亦一直希望劇場可以在平日對外開放以供使用。要改善社區配套,未必需要動用龐大資源去加建新式建築/休憩空間,善用現有閒置資源或更實際。但礙於缺乏溝通渠道,居民的意見未能傳遞。

借今次作品,希望可以鼓勵讀者多留意身邊及關心社區、一同發聲,並把意見有如信封一般送到管理當局手上。

劇場背景

馮朗庭紀念劇場位於將軍澳坑口的厚德邨,為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轄下的租住屋邨之一。1980年,政府發展將軍澳新市鎮,坑口一帶緊隨寶琳發展。厚德邨起初用作安置在發展計劃中被遷走的原居民,為全港首批和諧一型設計的公共屋邨之一。

整座建築三面被樓宇包圍,正面面向商場TKO gateway。場內坐擁闊24米、深14米的舞台,及直徑37米的半圓形大台階。於政府地圖網站上量度,劇場總面積約915平方米,觀眾席約450平方米。根據康文署的標準,一個面積約228平方米的露天劇場可容納約100名觀眾的看台座位。由此可以推斷,看台可以同時容納接近200位觀眾。

使用限制

根據房委會的規定,劇場只限舉行活動才對外開放。申請場地需要向物業管理公司填寫一份活動申請書,及提供公司註冊署發出的公司註冊書,或稅務局發出的慈善團體證明信件,證明其非牟利團體身份。現時,當局並不接受個人名義申請場地。搜尋過去20年的活動紀錄,當地舉行的活動以表演、展覽及嘉年華為主,時間亦集中於周末及假日。由於場地只在活動進行的時候才對外開放,平日長期上鎖,禁止進入。出入口位置更貼上「擅闖入內者,報警處理」的告示。

對於平日長期上鎖、假日期間又鮮有活動舉行的劇場,附近街坊有什麼看法?街訪結果顯示,街坊一致認為,劇場只限於舉行活動才對外開放會導致長期空置,做法浪費公共資源並不恰當。倒不如好好善用空間,其中一位更建議,改建劇場為社區園圃。此外,街坊又歡迎放寬場地開放的限制,好讓大眾可於非活動舉行期間使用。前提是訂立相關規則,例如開放時間、注意聲浪會否影響附近街坊等。部分受訪者更表示,如將來可自由進入,會主動上台表演唱歌及舞蹈。

再思公共空間運用

房委會曾在一份2017年的報告指「公共屋邨人口密集,地面的空地往往是供當邨居民使用的休憩用地及設施,以符合《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規劃準則,或用作居民的通道等。」劇場位處公共屋邨範圍內,四周被住宅及學校包圍。除了單純作為表演場地,是否可以歡迎大眾入內使用呢?

過去20年其中10次活動紀錄(非官方資料)

2003年5月  康文署:祥紅坊劇團-粵劇欣賞
2004年5月  康文署:奇藝坊-魔術表演
2005年6月  康文署:兒童劇場-卡通動物劇場 百變魔術團
2011年6月  積金局:教育劇場-2011積金嘉年華
2012年12月 蔡偉雄舞蹈中心-現代舞/爵士舞表演
2013年6月  調景嶺歲月足跡歷史圖片展
2013年6月  康文署:飛雕木偶團-中國傳統木偶表演
2014年7月  康文署: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兒童劇場-小小西遊記
2017年10月 中畫民國106週年國慶圖片展
2016年4月  播道會厚恩堂家庭服務中心-童sen同樂共融嘉年華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