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Omah-omah,來自爪哇的愛

我在多年以前的情人節看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忘掉種過的花》,內容講述花農遭受的剝削,美艷的花朵染著他們的血淚,而我們只顧消費,滿足一己的慾望,從不正視生產者的辛酸。

 

情人節快到了,我很多朋友都在為買什麼禮物惆悵,而她,卻想借這個節日,為一條村落延續經濟命脈,讓傳統手藝得以傳承?她為今期的城市日記帶來一個遠在印尼爪哇的故事。

 

文舒穎(Stephanie)是香港大學的商科學生,心裡一直裝著個社企夢,去年毅然休學一年,遊走亞洲的不同國家,通過為心懷社企夢的人提供合作平台的機構MakeSense,與不同地方的社企合作,運用她在商科上學到的知識,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她的一年計劃,名為「背包裡的社企夢」Asia Sense Tour。

 

Stephanie的旅程於去年九月開始,第一站是馬來西亞,一留便是三個月。新一年她去了印尼爪哇島中南部的庫塔歌德(Kotagede),展開新的合作計劃。

 

這個小鎮曾有「銀器帝國」的美名,Stephanie到訪的Jagalan村,更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銀匠村,每家每戶幾乎都有位銀匠,靠鑄造銀器維生。銀匠們的祖先曾經為王室服務,後來他們把銀器賣到峇里島,那裡是遊客的天堂,生意好的時候,銀匠們工作一星期就賺夠一個月的開銷。

 

然而歌仔也有得唱,「好景不會每日常在」。2002年峇里島發生爆炸案,遊客大減,銀匠村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為了生計,銀匠們只好另覓出路。後來Jagalan村又遭遇大地震,很多房屋損毀,不少銀匠都轉做建築工人,以換取更高的收入。

 

銀匠們還要面臨當地大公司的競爭,利潤微乎其微,他們沒辦法只專注於造銀,而要尋找多一份工作才能維生。年輕人看不到這行有什麼前途,都不願意學這門手藝。

 

銀匠村的故事幾乎是老生常談,很多傳統技藝的失傳與斷層都是這樣發生的。銀匠村昔日有2000戶居民,現在仍然從事銀匠工作的只剩下11人。

 

然而有一班年輕人,不願意看到傳統技藝就此消失,希望能做點什麼讓銀匠的生意延續下去。在當地機構Arkomjogja的召集下,他們走在一起,來自香港的Stephanie正好路經此地,看到了合作的可能。

 

Stephanie在情人節前到達,靈機一觸︰「銀匠們可以製作以情人節為主題的銀飾售賣到香港呀。」

 

Stephanie想為商品注入故事。於是他們開始收集屬於這條村落的愛情故事。Stephanie說,在爪哇地區離婚很罕見,Jagalan村曾經離婚的伴侶只有五對,反觀在高唱自由戀愛的現代都市,結婚與離婚卻是如此的輕易。

 

愛情故事反映了當地文化。在這裡,Stephanie看到了愛情價值觀的差異。有位老婆婆的老公是銀匠,親手打造了一雙戒指作為彼此的信物,婆婆的那一隻刻著老公公的名字,而公公的那一隻則刻上了婆婆的名字。即使結婚後面對著令人煩惱的經濟問題,他們也相愛如昔。

 

Stephanie他們把老婆婆的故事拍攝下來,作為推廣商品的短片以外,她還希望這個平實而感人的故事讓觀眾更了解這個地方的人和事物。

 

Omah-omah是爪哇語,代表真愛在乎明白和體諒。Stephanie選這作為宣傳概念,除了因為情人節,也許還代表著一個年輕女孩對傳統技藝的珍視,以及對陌生的弱勢群體伸出援手的人類的大愛吧。

 

Omah-omah

 

這次售賣的戒指限量25對,全是基於真實的愛情故事設計。「Omah」爪哇語的意思是「護蔭」,交織的竹片代表兩個獨立的生命交集後變得更堅強;環繞的印花傳統用以祝福愛情和諧長久。

 

這次的計劃除了希望開拓一個新市場外,還希望能夠創造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例如合作社。因此售賣戒指的所得將有一部分撥入社區基金,讓這條銀匠村再思考如何持續發展。不但銀匠村,我想每個搞社企業的人會面對這一道難題。

 

 

Stephanie 與朋友
Stephanie
銀匠
Omah-omah介指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