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從建築設計閱讀漁光村

引言

 

我們會從兩個角度切入,理解漁光村居民的生活。本文從建築設計,理解居民的生活空間。另一篇文章則從香港仔漁民的歷史文化,理解他們的社群生活。

 

一、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理念與香港公共房屋

 

香港公共房屋的設計,離不開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影響。1896年,芝加哥學派的建築師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倡「形式追隨功能」的設計原則 [1]。1919年,華特·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於德國威瑪成立國立包浩斯學校,提倡低成本、簡潔而強調功能性的建築風格 [2]。1926年,法國建築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就新時代的建築理念提出五個基本原則 [3],並在巴黎的城市規劃上提出兼具高層建築及地面公共空間的設計方案 [4],發展出功能主義的建築風格。 

 

以上這些名字,以及其他理念相近的人,奠定了現代主義建築的主流風格。以功能主導設計作為前提,建築物的外觀主要是簡約的立體幾何,向高發展,多用廉價物料,大幅省去純粹為美感而設的傳統裝飾。

 

這樣的風格在人口密度相低、資源充裕的西方國家,毀譽參半。不過,在1950年代初,香港因難民湧入而人口激增,寮屋區一度佔全港人口的25% [5],住屋問題極為嚴峻,促使功能主義建築成為後來香港公營房屋的主流。

 

二、漁光村的設計背景

 

1952年,香港首兩個公營房屋落成。一個是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興建的上李屋 [6],另一個是香港模範屋宇會興建的模範邨 [7]。早期的房協規模有限,因此所興建的出租屋邨,均交由私人建築公司主理,各個建築師根據地理及社群需要而作出獨特的設計 [8]。此外,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公屋設計被批評為一式一樣,但其實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早期興建的蘇屋邨(1963年完工),邀請了從上海來的知名建築師甘洺(Eric Cumine)規劃 [9],每期各具特色,設計僵化是後來的事了。

 

1950年代,香港仔人口膨脹,避風塘上泊著密密麻麻的艇家戶,幾乎看不見海面;岸上寮屋越建越多,居住空間狹窄,衛生環境惡劣。雖然經濟急速發展,但大部分居民仍屬於低收入人士,無力改善居住環境。1957年,房協覓得一塊山地,向政府部門申請,計劃興建專為低收入人士而設的租賃房屋。

 

1958年,房協委托建築師阮達祖主理整個漁光村的建築工程 [10]。阮達祖是傑出的早期華人建築師,英國利物浦大學建築學學士,代表作有永隆銀行大廈、東英大廈、舊恒生大廈及東城戲院等 [11]。他的作品深受功能主義所影響,以舊恒生大廈 [12] 為例,1962年落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也是全香港第一幢採用鋼樑、鋼柱結構及幕牆的建築,興建速度較傳統方式快;鋼柱面積比鋼筋混凝土的柱細小,樓面可用空間更大 [13]。落成那年,超強颱風溫黛吹襲香港,舊恒生大廈的幕牆在時速平均高達200公里的陣風中屹立不倒。以上種種,表現了阮達祖能夠揉合效率和功能,並落實在作品上。

 

漁光村是低成本預算的公營屋村,但是阮達祖在設計上沒有因而降低要求。他認為即使是低成本的樓宇設計,亦能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讓居民享有寬敞的空間及高私隱度的生活,在簡潔的設計中不至於感覺被囚禁 [14]。

 

三、漁光村的外部設計與生活空間

 

位處香港仔水塘道的漁光村,共有五座,分兩期興建,佔地163,500平方尺,比兩個標準足球場大一些。第一期包括白沙樓、順風樓及海港樓。白沙樓於1962年落成,共10層,提供155伙單位。順風樓和海港樓於1963年落成,分別為7層及11層,提供195伙及282伙單位。第二期包括靜海樓及海鷗樓,皆於1965年落成,同樣為九層高,分別提供269伙及274伙單位 [15]。

 

建築師巧妙地安排各幢樓宇的佈局,強調採光和通風,呼應了現代主義的理念 [16]。漁光村坐落在山坡上,設計師沒有將地整平以方便樓宇的建造,反而遷就地勢依山而建,因此五幢樓宇中,只有相鄰的靜海樓及海鷗樓比較相似,其餘設計迥異,面積和層數也不同,越靠近低層的層數,面積越小。五幢樓宇的高度配合山坡的地勢,成一階梯狀的結構,不會阻礙自然風的流動,避免造成「屏風效應」,其由低至高的排列順序是:

 

順風樓<白沙樓<海港樓<靜海樓<海鷗樓

 

鳥瞰來看,整個漁光村就像一隻船。各樓宇之間的密度很低,白沙樓、順風樓及海港樓三者中間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當中的草坪是公共空間。村的邊圍和空地栽滿各種樹木和花卉,有的老樹樹根爬滿石壆,在鐵欄杆間盤旋纏繞,足見歲月的痕跡,環境鳥語花香,令人賞心悅目。屋村的樓層不高,住戶從露台或窗口望下來,公共空間一覽無遺,可以清楚看見休憩的小孩,或放在草坪晾曬的衣物 [17]。室外沿著海港樓而上的樓梯,日間有來自格柵牆(grille wall)穿透出來的自然光,晚間有街燈照射,在細微處亦見設計師的心思。而海港樓、靜海樓及海鷗樓之間構成的兩個長方形空間,也發揮同樣的作用。屋村預留了一處空間作社區客廳 [18],供居民作婚禮、慶典、會議及其他社區活動場地之用。

 

由五幢大廈和三塊空地構成的整個高高低低的公共空間,亦相當有趣。由順風樓往海港樓,不經三角形空地,而取道白沙樓的話,在白沙樓地下大門進入後,需要上幾層樓梯,到四樓的另一邊門口走出去。當居民想上坡時,可以有三個選擇:1. 沿水塘道的斜路上去;2. 沿靠近石排灣的長樓梯上去;3. 沿樓宇與樓宇之間的有蓋走廊與短樓梯逐級而上。由開放式走廊及樓梯構成的空間,成為住戶閒餘運動的好路線。

 

雖然在設計上著重功能與效率,漁光村同時兼具美感元素。細察之下,就能發現大廈各個出入口、樓梯位置的圍欄以及樓層之間的格柵牆,交錯排序著圓形和正方形的石屎通花磚,饒有趣味 [19]。這種善用幾何圖案的設計,是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色。

 

四、漁光村的內部結構與生活空間

 

或因這是低成本的工程,在建築材質與技術方面的選項有限。阮選用了同期屋村常見的材料和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磚砌填充牆,外面用水泥抹灰處理。建築立面讓各單位的水管及電燈線喉外露,整齊地一排排展現在牆身,和現今慣常將水電管線全部收進牆內和天井的做法大異其趣。

 

至於大廈的主結構,漁光村在很多方面皆獨樹一幟。在局部的結構上,例如露台設計,漁光村似乎參考房協早期的上李屋,但樓宇的主要結構完全不同。同時,它跟同期興建石硤尾邨和東頭邨也不同 [20],不設特色露台通道,也不是背對背式單位 [21]。背對背雙連單位的住戶,相互容易看見或聽見背面單位的住戶生活,不合乎阮的設計理念。

 

阮不想住戶感覺被「囚禁」的構思,以一個簡單的核心結構落實:中央走廊及開放式通風井。具體來說,漁光村的建築就像一個以中央走廊為骨幹的「I」字形長方體,被一雙巨大的手由橫向兩側拉開;兩側拉開的單位與單位之間 [22],就用小橋樑連繫著。這雙巨大的手同時也縱向把這個長方體拉開,在層與層之間形成空間。這些空間就是開放式的通風井,兼備通風、採光及提供每個單位的私隱度之利。單位內部亦刻意採用較大的窗戶,增強採光。

 

每個單位由門口到中央走廊之間的「小橋」,都屬於該家庭的私人空間,變相成了玄關,可以放置不便放於家內的工具,或作晾乾衣物之用 [23]。由於中央走廊的兩邊盡頭打通,空氣流通,讓衣物容易晾乾,不會因翳焗而產生異味。而中央走廊也方便居民駐足傾談,是飯後可以散散步的有蓋公共空間。根據香港現行《建築物條例》,走火通道(包括走廊)的闊度須達1.05米,這亦是現時香港住宅走廊的平均闊度。對比之下,漁光村的中央走廊約3.3米闊,比不少舊街的行人道更寬敞。

 

不過,據年老住戶所說,房協不容許他們在玄關放置任何物件,包括土地公神位。家有露台的住客,都將衣物晾曬在露台,而非設計師屬意的小橋。在2020年底的現場可見,鐵閘較老舊的單位,估計住戶居住年期也較長,其土地公神位置放在單位內;大門較新淨的單位,多數是2018年因「暫租住屋」過渡性房屋計劃而遷入新住戶,較多放有私人物件。有些居民說房協近年的管理比數十年前寬鬆一點。這個些情況反映出建築的趣味:建築師在設計時固然有自己的想像,但實際上管理者和住戶各有考慮,會調整空間的運用,使用者可能比設計者更熟悉及更善用空間。

 

房協的房屋政策,因鄔勵德的主張,就算最早期公屋如上李屋邨,每個單位都設有獨立廚廁,漁光村依從這項原則,其中四座樓宇(白沙樓、順風樓、靜海樓及海鷗樓)每個單位皆設有獨立浴室及廚房。

 

當時房協因應香港仔的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能力,特意興建了租金相對便宜的海港樓,住戶須共用廚房、洗衣房及廁所浴室 [24]。這個設計並非漁光村獨有,同屬房協旗下的黃大仙啟德區 啟明樓、德明樓及筲箕灣明華大廈A座也是一樣。海港樓每層設有一個共用廚房,每戶都有自己的廚櫃和爐頭位置。共用廁所也是每戶指定廁格,大單位人口多,一戶擁有一個廁格;小單位則每兩戶共用一格廁格。與其他四幢樓宇不相同,海港樓不設天井採光,長而薄的結構讓公用廚房、公用廁所和每個單位都能充分被陽光照射,在香港建築中實屬罕見。同時,設計師為免單位被過度日曬,安裝了遮擋日曬的遮陽板,考慮周全。

 

有些年老住戶說公用廚房是主婦們煮食時輕鬆談天的社交空間。但是,在炎炎夏日,當主婦們需要在狹窄的公用廚房面對十數個冒出熊熊烈火的爐頭時,就苦不堪言 [25]。另外,有些主婦擔心小孩子會在煮食時間衝進公用廚房,造成意外,煮食時會用木板封住家門下半,防止小孩子離開住所。

 

為免於公用設施遭濫用,房協定下嚴厲的管理規例,公用廚房晚上9時半鎖門,廁所浴室晚上11時關燈。這些規定使居民感到不便:如需用火,就必須記得提前把火水爐搬回單位;至於廁所浴室,就必須自行提燈入內 [26]。

 

到了1982年,新建的公用房屋設施及配套比60年代進步得多,普遍香港市民的生活品質改善,對居住的要求亦相應提升。我們其中一位曾住海港樓的受訪者,也表示當年希望享有獨立廚廁。在此背景下,海港樓也實行了「鄔勵德原則」,改建後所有單位都有獨立廚廁,並且打通最底層兩個相連單位,給居民作會所及學生溫習之用 [27]。

 

除了廚房及廁所的位置固定,單位內部皆以柱梁為主結構件承托建築物,故此不需要主力牆,並沒有房間分割,方便居民按需要靈活運用,同時亦節省了建築成本。普遍單位的建築面積不大,少於300平方尺,但相比於當時香港寮屋區的環境,很多家庭只住在比一個床位稍為大一點的空間,能夠搬入漁光村,生活環境已經大幅改善。

 

再者,寮屋區內,屋與屋之間只有薄木板或鐵皮作間隔,沒有私隱可言。漁光村的單位與單位之間,牆身厚度約11釐米,有效阻隔聲音以確保每個家庭的私隱 [28]。

 

結語

 

漁光村的建築設計,展示了成本和地理限制,未必與低劣的住宅質素掛鉤。它的設計既確保每個單位的私密性,亦造就走廊的公共性;既成為每個家庭的安樂窩,亦鼓勵居民間的交流。這些舒適實用的空間分割與建築細節,不要求高價的建材或是特殊的建築技術,只在乎設計團隊為居住的人們傾注的關懷及匠心。通過生活空間的閱讀,我們感受到遷入漁光村的住戶的喜悅。

 

【註腳】

[1] “Where function does not change, form does not change. The granite rocks, the ever-brooding hills, remain for ages; the lightning lives, comes into shape, and dies, in a twinkling.” Sullivan, Louis H., "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Lippincott's Magazine (March 1896): 403–409.

[2] 王建柱,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 臺北市: 藝風堂出版社. 2003-05: pp.46

[3] Richard A. Etlin, Le Corbusier, Choisy, and French Hellenism: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The Art Bulletin, Vol. 69, No. 2 (Jun., 1987), pp. 275

1.底層架空(les pilotis):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2.屋頂花園(le toit-terrasse):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3.自由平面(le plan libre):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4.橫向長窗(la fenêtre-bandeau):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5.自由立面(la façade libre):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4] Le Corbusier (1923). Vers une architecture. Flammarion (1995), pp. 1-150

[5] 香港記憶. 2012 [2021-01-07]. https://www.hkmemory.hk/collections/public_housing/land_squatters/index_cht.html

[6] 香港房屋協會70周年紀念特刊,香港房屋協會,2018,pp. 29-33

[7]香港工商日報, 1952-03-31, pp.5

[8] 黃雅婷,公屋狂想曲-四-港建屋制度僵化-建築師-想留一棵樹都難, 香港01周報,2019-03-07

[9] 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 vol.13 no.1, 1957, pp. 7-9

[10]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Annual Report, 1958, pp. 12

[11] 吳啟聰 、朱卓雄,建聞築蹟──香港第一代華人建築師的故事, 經濟日報出版社(香港),2007,pp. 110-114

[12] 2007年中改建,現稱盈置大廈。

[13] 同上

[14] 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 vol.18 no.1 (June 1963), pp. 96-99

 

[15]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Annual Report, 1962, pp.14; 1963; pp.14;1964, pp.12; 1965, pp.37

[16] 這些設計特色,透顯了現代主義重視陽光和通風的理念,參新建築五點:4) 橫向長窗(la fenêtre-bandeau):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5) 自由立面(la façade libre):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17] 吳啟聰 、朱卓雄,建聞築蹟──香港第一代華人建築師的故事, 經濟日報出版社(香港),2007,pp. 116

[18] 房協於1962年年報用詞為Community Room,於1964年則稱之為Party Room。

[19] 在房協早期的上李屋邨,或是同期的明華大廈、滿樂大廈、花園大廈或真善美村等屋院都找不到同類設計。

[20] 石硤尾邨於1954年落成;東頭邨於1959年落成

[21] 衞翠芷,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公屋原型MCCM Creations, 2019, pp.77

[22] 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 vol.18 no.1 June 1963), pp.97

[23] 同上

[24]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Annual Report, 1959, pp.16

[25] 大公報,1969-08-01

[26] 大公報,1969-08-01

[27] 華僑日報, 1981-01-10

[28] 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 vol.18 no.1 (June 1963), pp. 97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