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海鮮舫前世今生

(口述:冼培安先生)

一如筲箕灣、長洲等漁民港灣,香港仔與鴨脷洲渾然天成的海岸衍生了蓬勃的捕漁相關工業。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仔,魚市場、船排廠、漁具店林立,捕漁產業鏈讓當時香港仔九成漁民人口養家餬口。上世紀五十年代,氣泵尚未普及,漁利泰、全記、福生、廣寒宮、太白等海鮮船囊括了新鮮漁獲的供應;斥資三千萬的珍寶海鮮舫於1976年竣工,開展了海角皇宮、太白、珍寶三國鼎立的十年光景。這之間便是香港仔漁業的光輝歲月。

冼培安在九十年代開始關心香港仔歷史流變。他與一位先後在海鮮舫及船廠工作的表叔傾談,發現海鮮舫的歷史要追溯到廣州沿海的「歌堂船」。歌堂船即是提供唱歌吃喝、酒席宴會服務的船隻。香港仔的歌堂船演變自廣州,除去聲色犬馬的歌舞唱賣,主力經營漁民酒席生意。三十年代香港仔甚至沒有酒樓,漁民結婚嫁娶都到歌堂船擺酒。

當年香港仔兩岸還沒有防波堤,兩岸水流甚速,容易養殖海產;在沒有發電機的年代,歌堂船便靠漁農養殖,供應酒席生意。全記當年獨攬歌堂船一哥位置;兩層的歌堂船只能坐十多圍客人,漁民酒席於是採取兩輪制:五點頭圍、六七點就是尾圍。可以想像,樓面急忙將殘羹剩菜掃走,奉上新一輪佳餚,兩輪客人交錯於恭賀攀談之間,便是一幀水上社區的昇平景象。

海鮮舫的出現,見證歌堂船客源往外擴張的趨勢。冼培安憶述,鴨脷洲早期有個墳場,「小上海」(即北角)過身的人都下葬於此。親友於殯葬後要吃東西,坐艇經過歌堂船便討飯吃。久而久之,經營酒席為主的歌堂船便演變成為兼容並包的海鮮舫。冼培安的上兩代便是從賣漁、經營山貨船、慢慢進展到漁利泰海鮮舫的生意。四五十年代,冼家坐擁龐大的漁民戶口,漁船攞到魚便賣給漁利泰,在全盛時期能夠控制整個香港仔的魚價。後來家族將海鮮舫生意轉賣給海角皇宮,家族才慢慢淡出。七十年代是海角皇宮與太白互相競爭的年代;坐擁龐大資金的珍寶隨後加入戰團。三國鼎立的日子隨著珍寶收購太白與海角皇宮而結束。

風水輪流轉,今天的海鮮舫已經不是那樣東西。當年的海鮮舫供應香港仔本地海產,今天海鮮舫的食材多來自東南亞等地。隨著外來資金的湧入,海鮮舫亦由漁民生意轉變為遊客招來。海鮮舫生態的改變,其實便是香港仔漁港變遷中的一環。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