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柴灣墳場及石廠研究

文、攝:盧俊溢

「人和鬼都在找一個歸宿。」

李碧華〈贓物〉,節錄自《迷離夜》

柴灣墳場的前世今生

墳場在歷史研究中本就是「小眾」,位於港島東邊陲、歌連臣角上的柴灣墳場,更是無人問津;但自懂性以來,柴灣墳場本就是我成長中一個重要的地點,除了因為逝世親人大多葬在此處,更因為我家本就靠近這「生人勿近之地」(清明重陽例外),中間隔著的那座小山根本擋不住一座座連綿不斷的石碑。往家中窗外觀看時,總有意無意看到墳場一隅,卻不知道葬著的是何人?對這透露著死亡氣息的山頭的興趣,大概從小便在耳濡目染中種下。
翻查柴灣墳場資料,其發展淵源超越一個世紀,與此同時,柴灣墳場更是殖民政府成立初期規劃的華人墳場之一。而二戰後首個為殉難軍人設立的西灣國殤墳場,同樣位於柴灣歌連臣角,在香港近代歷史發展中同樣具有重大意義。60年代,殖民政府亦分別向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天主教香港教區、香港伊斯蘭信託基金會及香港佛教聯合會撥出歌連臣角的土地,設立不同信仰或無宗教墳場。

自50年代紮根柴灣
長記石廠李太:為先人服務百無禁忌!

柴灣連城道轉上歌連臣角道一隅,由鐵絲網、鐵皮屋和水泥搭建的小屋,靜靜守在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的門口。裏面堆疊著不同紋路、顏色及質感的石材,也放置著半製成的石碑、金塔和骨灰龕,靜待先人「入住」。處理逝世者「住宿」事宜的,正是名為石廠的行業,除了農曆新年頭數天,其餘時間幾乎年中無休,為先人打造各種「五星級的家」。是次走訪的長記石廠,屹立柴灣逾40年,主理人李先生是打石師傅,擁有50多年經驗,而受訪者李太則是處理生意事務的總管,對石廠行業的歷史文化瞭如指掌。且聽她把這門獨特行業與柴灣區的緊密關聯,一一娓娓道來。

從路邊檔搬到鐵皮舖

根據李太所說,如今位於連城道和歌連臣角道交界一帶的石廠,其實全由路邊檔「演變」而成:「當年柴灣墳場於60年代初興建,這一代仍然是茂密的叢林,卻因為就近關係,有不少打石師傅都在路邊接生意,畢竟容易接觸客人。後來一直到了1989年,地政署派員前來巡邏,才決定為所有石廠劃出指定區域,所以我們才搬來現址。」而當年位於柴灣墳場的「工人社區」,竟也只是源自一間無心插柳的簡陋木屋:「當年興建墳場的時候,旁邊有一間臨時搭建的木屋讓工人們換衣服和放置工具,後來墳場建好了,部分工人卻沒有離開,住了下來,甚至開始叫親戚朋友來住,於是木屋搭吓又一間,搭吓又一間。適逢佛教墳場又請了幾名客家師傅來打石,他們便訓練了一批懂得製作墓碑的學徒,其實就是這一帶石廠的前身。」
長記石廠的李先生,其實便是當年其中一名學徒,李太回想:「我先生當年13歲學師,後來80年代初開了長記,如今也70多歲了。」90年代初從路邊搬到有瓦遮頭的店面,雖說比起60年代更有規劃,李太卻說如今競爭更大,當年業內互相合作的情境也不復見:「以前的石廠很齊心,基本上我們全都認識彼此,也會互相幫忙,你搬工不夠的時候,我也會外借人手;如今入舖了,卻也沒有以前那種人情味。」加上如今石廠生意買少見少,土葬的大訂單更是絕無僅有,剩下的大概都是製作骨灰龕,甚至是紀念花園那些頂多10厘米高20厘米闊的紀念牌匾,此情此景也是在所難免。

時移勢易 石廠工作大不同

談及現今香港的殯葬業,李太直言現在石廠「無咩嘢好做」,要不轉型成接訂單、替客人從中國購入石碑的中介,要不便像長記般,接完訂單後,為中國送來的石碑、地台等微調修改,以及進行「貼金」等加工。她歎謂:「如今製作的部分全部由大陸包辦,我們已經很少造碑,頂多只做做灰位(骨灰龕),簡化到只需要電腦和『鑼機』(用作刻字的機器)便可,早已缺少以前打石、雕刻的技巧和工藝。」儘管現代仍有少數刻字師傅,李太亦坦言客人並不要求,只希望先人後事能夠「平靚正」完成:「早在70年代,要製作一個正常尺寸的石碑,從鎅石、裝嵌到手刻碑文,一般需要一個禮拜才能完成一單工作,如今的人等不了那麼久。」

加上現代殯葬形式多樣化,石廠市場被擠壓得更嚴重。李太說:「土葬在現今世代非常少,除了因為收得貴,更是因為難找地方!以華永會核下墳場為例,永久墳地先如今已經很少推出,甚至連有錢都未必買得到;而乙類墳地則以10年為期,需要申請續期;丙類墳地則在先人安葬10年期滿後,必須遷出骨殖另覓安葬地點,或火花擺放骨灰龕,或尋找金塔墓地,同樣需要抽籤才有機會購入。」而近幾年,政府以大力提倡綠色殯葬,像紀念花園撒灰、海上撒灰等。李太笑言,這些非華人傳統殯葬模式的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土地問題」:「如今哪裏還能找到那麼多地興建墳場?即使是興建灰樓,也要顧及鄰近配套,成本昂貴;若綠色殯葬流行,一切便更容易處理。」常聽人說等土葬難過「上樓」(獲派公屋),其實也所言非虛。

學完打石去裝修 先人服務無人問津

市場收窄固然導致石廠行業萎縮,但缺乏人才同樣是致命原因之一。李太說:「現在很少後生仔入行,即使有少數學徒,只要看到這一行機遇不多、『搵唔到食』就會走。打石這一行有沒有學校或教學機構去培養人才,年邁的師傅一個個退休,自然會造成青黃不接的斷層。」説罷,她忽然想起多年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曾經有向長記「敲過門」:「他們有興趣邀請我先生到學校裏教打石,但當時他因石廠工作忙碌婉拒了,後來另一名師傅去教了一個學期,後來也沒有再開辦同類型的課程。後來聽那個師傅說,學生們學完打石技巧後,大多進入裝修行業,自然也沒有人會想入我們這一行。」原來生人和先人的「居所」,製造技巧竟然異曲同工?李太解釋:「打石會教授安裝奠基石的技巧,其實在裝修房子上亦可應用到。」

根據2020年政府統計處出版的香港統計年刊,其他非金屬礦產產品的製造行業中,2019年的就業人數為1,481人,只佔整體勞動人口的0.037%,當中包括的「紀念碑及墓碑碑石的切割、成形及修飾」這項小分類,所佔人口之少可想而知。碩果僅存的石廠,屈居柴灣歌連臣角山腰之上,雖毗鄰墳場,卻仍舊擋不住行業的夕陽徐徐下沉。李太說:「大多師傅都前往和合石,因為外圍的私家墓地更需要人手,也賺得更多。」只是他們仍未決定過搬遷,依然繼續服務柴灣區的先人。她笑道:「熟客一個個介紹,也沒辦法呀。」或許為先人提供一個歸宿,便是營運長記石廠李家人的歸宿?

石廠要服務先人 唔係咁容易?

問及李太有關各個宗教的墓碑設計,她談及另一個常人不為人知的行規:「石廠若要為不同宗教信仰的先人提供服務,首先必須向各個管理墳場的機構申請牌照,除了管核公眾墳場的食環署,我們也要向華永會(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天主教墳場辦事處、香港佛教聯合會及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申請牌照!除了服務經驗和廠房以外,他們還會看你是否有商業登記,以及有否為員工購買強積金,以此作為批核準則。」

各種宗教各種例 柴灣墳場內的墓碑設計

於柴灣哥連臣角上,華人永遠墳場、天主教墳場、穆斯林墳場與佛教墳場並排而立,葬著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先人。各個墳場的墓碑貌似相像,聽李太娓娓道來後卻發現,從碑石高度、設計款式、碑旁裝飾,以至地穴、明塚的深度,其實皆大不相同。當中細節甚至象徵該宗教對死後世界的嚮往,以及其看待死亡的哲學。

李太亦提及,石廠或長生店為不同宗教信仰的先人服務時,必須先向各個墳場的管理組織申請牌照,成為認可承造商,才可接洽生意。

石廠如今以接客人訂單,以及修改中國製石碑為主要工作範疇。
石廠如今以接客人訂單,以及修改中國製石碑為主要工作範疇。
位於柴灣歌連臣角的長記石廠
後人仍要為先人選購適當的石材製作石碑,其實與裝修前看材料沒什麼區別。
從前的手刻字體,如今早已交給電腦代勞。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