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馮家明:遊走舊戲院時代

馮家明是資深影評人,他跟灣仔的淵源也源自電影。八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家明家住荃灣,但不時會專程過海到灣仔的戲院觀看一些另類或藝術電影。對他來說,灣仔四通八達、包羅萬有,是很典型的香港縮影。結婚後家明搬到灣仔居住,地點就在石水渠街附近。他記得煙花匯演時,兩口子帶着女兒走到海旁已可欣賞煙花。「以前灣仔每一條街道都充滿個性,好似玩具街(即太原街)、利東街等,跟現今忽略街道的城市規劃形成鮮明對比。」他說灣仔另一可愛之處,就是用走路方式,可由北面的繁忙商業區穿越到南面的喧鬧舊區,再往山上走到寶雲道,已經踏進了大自然。

家明與灣仔緣始於電影其實不無理由。灣仔及銅鑼灣是繁盛地區,街頭街尾戲院自然特別多。追溯至一九一零年,合和中心現址是香港大戲院,至六十年代與附近樓宇合建成香港大舞台;位於灣仔菲林明道的大有大廈在戰前是東方戲院,與毗鄰的英京酒家集結娛樂和飲食於街角;位於蘭杜街的麗都大廈在戰後曾是中華戲院,至五十年代經改裝並易名麗都戲院,專門上映邵氏電影。

五十年代,沒有智能電話和互聯網,到戲院看電影是香港人一項重要娛樂,動輒一千座位的大戲院可謂成行成市。戲院外,每當有新電影上映,必定掛上大油畫海報,點綴街道成獨特風景;戲院內,逾千觀眾隨着劇情帶動而哄堂大笑,充滿感染力。由於戲院大,座位通常分兩層,設堂座和超等座,超等座在上層,景觀較好,票價也最貴。這種到大戲院看電影的體驗,現今的年輕一輩應該難以想像。

隨城市發展,大戲院漸漸式微,被迷你戲院取代。如灣仔道京都及國泰兩間大戲院早年被拆掉重建成私人樓宇,大廈低層仍闢作國泰ABC及京都戲院,但規模較細。八十年代末,京都戲院主要放映票價較相宜的二輪電影,大戲院的輝煌時代已一去不返,人人都習慣到商場的迷你戲院看電影,這些開設在私人樓宇的戲院最終也走向結業命運。國泰ABC現今改建成商場,京都戲院近年也成為教會會址,樓下幾度易手,現時經營咖啡店,店內仍掛着京都戲院的舊照片。到了九十年代,戲院逐漸在灣仔的街頭街尾消失,電影海報街景也不復再。一個灣仔區,可謂見證了香港戲院的變遷,走過了輝煌和衰落的時代。

以告士打道為界,灣仔南是舊區,北面則商廈林立,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八十年代,灣仔北港灣道一帶,集合了專門播放藝術電影的香港藝術中心、新華戲院及影藝戲院,吸引一群喜歡藝術電影的觀眾。還是中學生的家明,當年在這三間影院看電影不期然有種帶上光環的感覺。他愛藝術電影,也愛主流電影,所以他常會遊走於灣仔南與北。

由戲院觀眾到任教香港演藝學院,某程度上家明為了電影走過灣仔的大街小巷。在灣仔鬧市尋找公共空間實在不易,他心中的公共空間是要感覺舒適和開揚,能讓市民隨心寫意地散步,修頓球場似乎是僅存的另類空間二零一四年發生佔領運動,馬路變成不再行車的公共空間,很多事情自然地發生,也令家明深刻反思香港人的創造力與街道的可能性。例如皇后大道的大街小巷,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日舉辦露天電影放映會或市集,讓市民共享街道嗎? 這些都是關於鬧市公共空間的討論課題。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