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鑑坤
五十多歲
經營鴨脷洲大街糧油鋪「興泰儀」
多年以後,當他穿梭洪聖街、華庭街、鴨脷洲大街、再到碼頭送貨,盧鑑坤彷彿在重拾前人足跡。百年老鋪「興泰儀」見證糧油米業辛酸。1894年一場鼠疫,逼使盧氏太公一代從太平山街遷進鴨脷洲。「興泰儀」由戰前賣菜演變至戰後經營米鋪生意,又從大街99號搬到60號,期間歷經漁民從住家艇、棚屋、木屋至上岸上樓的年頭。今天米鋪旁邊是發展商地盤,只因盧氏對家族物業的堅持,令重建止於「興泰儀」。四代興泰,米業有儀,盧鑑坤念念不忘米鋪百年的堅持、辛酸、與發展軌跡。
「我們家四代都在鴨脷洲。來到我這一代,六兄弟姊妹,哥哥與家姊很早出來做野,我好玩,荒廢學業。十六歲那年,鋪頭需要人,我開始全職打理興泰儀。我們上一代的責任心很強,我阿叔去美國深造前,臨上機仍堅持先送完貨,才肯離開。自家生意一腳踢,時而困身,時而自由,推野搬野都是我。
興泰儀最早不是做米。據阿爺講,戰前太公來香港是做菜的。打仗的時候,日軍委託一些本地人做米站,阿嬤阿爺跟一間米站相熟,本來承諾給我們一些米,但後來分的量不夠餬口。阿嬤自此覺得有米才安樂,到了和平時候,興泰儀便轉行賣米,以漁民客為主。全盛時期,鴨脷洲做米的有十間八間,東莞人與潮州人各半,平分市場。
我們鄉下在東莞,今天地鐵路口位,當年有一條東莞村,全是木屋。當年陸地人移居鴨脷洲,佔據海岸線較高的位置,建成木屋;漁民靠海的棚屋則是從住家艇演變而來。今天悅海華庭的位置,以前都是海。鴨脷洲海岸線彎彎曲曲,靠岸的住家艇隨著垃圾、淤泥沖積,岸面升高,水退後會擱在岸邊。漁民於是用木柱撐起住家艇,將它種在水裡。後來,更富有的漁民將住家艇進一步升高,發展成為棚屋。
我有想過應該如何述說米鋪的歷史。很多人覺得,興泰儀賣米,應該很有錢。戰前戰後,囤積糧食的都成了富裕人家。在徙置區或舊區做米、做糧食、做士多生意,整個行業的辛酸史,卻鮮有人提起。當年,阿嬤臨死前點名提起兩個人,都是爭了興泰儀很多錢,其中一位的後人現在很富貴。這不獨是鴨脷洲的問題,而是整個戰後零售業的辛酸,真是一殼眼淚。其中一位客仔最近過身,但我覺得不吐不快,多年的經驗是:『一定賒你米鋪的』。
我爸爸八十多歲,工作到幾年前,身體負荷不了才退休。我年紀大了,成身骨痛,體力正走下坡,但先輩留下來的不多,做一時得一時。最近已經沒有送米上樓,送貨主要推車仔到電梯口、碼頭,平路位置不用撐,較省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