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周希旋、何煒燊:藍屋好鄰居

灣仔藍屋是香港少數設有露台的唐樓,建於一九二零年代,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因為早年外牆修葺時被鬆上藍色油漆而得名,與鄰近橙屋及黃屋合稱藍屋建築群,反映了當時華人的生活面貌。聖雅各福群會文化保育及社區參與團隊主任周希旋 (Suki) 因工作走進灣仔,一做便十二年,以工作人員身份觀察這個小社區的特色。至於何煒燊(燊哥)則在灣仔出生,現已退休,是藍屋故事館義工,以灣仔街坊身份向訪客介紹藍屋歷史。他們生於不同年代,在不同時期認識灣仔,卻因藍屋而聚頭。

燊哥認識灣仔的年代,水兵是灣仔的標記,藍眼睛與金頭髮的外國人,加上因水兵而特別蓬勃的酒吧、紅燈區及訂造西裝的裁縫行業,也彷彿是灣仔獨有的人文風景。雖說水兵是從前灣仔的特色,但除了業務關係,灣仔居民跟水兵或其他外國人較少交流。當時還是孩童的燊哥曾接受過水兵的一顆朱古力糖,這是他記憶中與水兵僅有的互動。由於當年上岸的水兵不時醉酒鬧事,英美國家需在香港自組「憲兵」維持紀律,他們的軍服繡有MP字樣的臂章,代表Military Police(軍事警察)。水兵可說是從前灣仔的流動風景。

因工作走入藍屋的Suki,對灣仔有另一份觀察。她初到藍屋工作時,曾有一位街坊跟她說:「Suki,一看便知道你不是灣仔人,灣仔人過馬路,望着目標,拉一條大直線,行過去便成,不存在甚麼交通燈號。」又有一次,藍屋附近的車房舉行春茗,酒樓水牌寫着不是店名,反而是「石水渠街車房」。這兩樁小事對Suki感受頗深,因為「灣仔人」和「石水渠街車房」是街坊對自己社區的一份身份認同,在其他地區或社區較為罕見。
藍屋是反映早期華人居住面貌的歷史見證,經歷近百年歲月,至今仍有住客居住,更被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歷史文化價值得到肯定。因此,聖雅各福群會推動「留屋留人」的保育項目,復修藍屋並保留願意留下來的住客,屬全港首創。復修過程不容易,單位需加設廁所、浴室等基本設施,也要改善消防設備以符合樓宇安全規例。修葺過程中藍屋居民會搬到橙屋和黃屋暫住,復修後再遷返,餘下單位則透過「好鄰居計劃」對外招募租客。

Suki表示,好鄰居計劃超越業主與租客的概念,租客需要提交計劃書,再經過遴選,除要認同藍屋理念外,也要貢獻一己之長,參與社區營造和共享經濟實踐。首輪招募收到各式和樣的計劃書,有人提議為藍屋出版書籍,有人自薦當花王打理園圃,也有人構思不同工作坊等,申請人來自建築師和教師等不同界別。有別於一般租約,藍屋採用會員制度,新住客要簽署一份約章,確認居住及使用權限。為了達到財政可持續性,新住客需繳付接近市值租金,用來補貼藍屋日常維修等開支,加上社企、餐廳等元素,令計劃最終做到自負盈虧。

藍屋一帶改變不少,由原來以車房、五金等行業組成的社區逐漸滲入酒吧及高級食店,趨勢無法逆轉,有人擔心士紳化問題逐漸浮現。Suki對此抱着正面態度,「現時社區關係尚算良好,如中秋晚會、春茗一類活動中,附近商戶都很支持,有人送來物資,有人參與其中,平日也會互相幫助。」在發展與新舊融合的過程中,增加街坊對社區的投入程度,藍屋可能成為廿一世紀的七十二家房客,帶來創新的保育和居住模式。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