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消失的遊樂園

文:王俊豪

「Well I got down on my knees, and I pretend to pay...」響起《重慶森林》(1994)的插曲。每次看王家衛導演的電影,看著他那斷續移動鏡頭下模糊不清的香港,再看看窗外一幢幢高聳入雲的大廈和師傅辛勞地搭棚的畫面,不禁思考著究竟甚麼才是「香港」,我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細味著林小明先生分享的故事。 

林小明,60年代末出生,熱愛香港,從事文化及電影工作的自由工作者,現正居住在台灣。「北角」可以說是陪伴他成長的地方,自出生到2014年,儘管搬遷數次,但仍然居住在東區一帶。他在這一個地方度過了喜與悲的日子。對他來說,北角可以說是一個回憶滿載的地方。 訪問中,林先生概嘆這些年來北角經歷的轉變,目睹一眾小店被逼倒閉,連鎖店的崛起,舊有的風景逐漸消失,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他希望香港能重拾往時美好的時光,找回那消失的遊樂園。

據林小明所說,他在15歲到24歲的時候遠赴英國及加拿大讀書。雖然這些年來林小明逗留在香港的日子僅限於暑假,可是他靜悄悄地目睹了「北角」這一帶的轉變。他直言那時候北角的變化速度不及現在的快,儘管多了福建人居住,那時候香港還是一個滿佈人情味的地方,四周都是熟悉的小店,走進餐廳裏都是熟悉的「伙記」,與他們閒話家常,這是林小明居住在北角時最念念不忘的回憶。「你今日係咪又係食嗰個飯啊?」 伙記問林小明道。伙記熟悉的口吻總是令他感到格外窩心。可惜的是,這些小店已經不在了,每碟餸菜的人情味只好默默在心裏回味。 

除了對小店的回憶,讓林小明最惋惜的是70年代開始扎根的「商圈」。那時電影文化開始興起,附近都是戲院,由經典的皇都戲院到新光戲院到國賓戲院到國都戲院,再到90年代初的新鴻基戲院。可惜的是,除了皇都和新光,最後全都倒閉了。林小明小時候沒有很多機會到外看電影,長大後才有機會到訪皇都戲院。問他有沒有一些難忘的經歷時,他笑言那是他人生第一次看電影時有水點從天花板上滴下來,感受到時間給它的磨鍊和那一份厚重的歷史感。說到這裏,林小明不禁關心皇都戲院的情況,好奇政府如何處理這座殘舊的戲院。他認為活化歷史建築物是好事,但用甚麼方式活化才是最重要。他慨歎很多建築物活化後變得商業化,其歷史價值變得微不足道。林小明認為這些建築物都佈滿了香港人的共同回憶,怎能隨便改造呢? 

說到90年代末,林小明認為最令人可惜的是當年成立的「油街藝術村」。這條藝術村是當時一個能夠讓不同藝術工作者自由創作的地方。在這條街道上,每天都聚集了各式各樣的表演,有樂團表演、有時裝表演,大家能在街上任意擺放自己的作品,甚至能夠自由地在牆壁上塗鴉。這裏是當時林小明娛樂消遣的地方,與朋友一起看表演,一起歡呼。可惜的是,這份快樂只維持了兩年左右便畫上句號,街道被政府拍賣,租戶也被逼搬遷。這是林小明最不想看到的畫面。這是當時街坊的共同回憶,聚集了五湖四海的人,大家一起熱鬧、一起開心,是一段不可磨滅的回憶。林小明希望政府能好好重視香港的文藝發展,給予藝術工作者創作的空間和擴大市民的公共空間,不應該繼續發展豪宅,多為市民著想。林小明一直盼望這一天的來臨,卻遲遲等不了,最後決定搬到台灣尋找更多電影製作的工作機會。

說到搬到台灣的原因時,林小明解釋,主要是希望能夠獲得自由創作的空間。林小明連忙說到香港政府這些年不斷減少文藝團體的預算,令不少藝術工作者被壓榨,包括他自己。再者,當他看到香港的高樓大廈變得愈來愈密集時,開始感到喘息不來,搬去台灣這個想法便萌生了。最後這個計劃於去年實行,決定搬去台灣展開新生活,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不幸的是,因疫情的關係,遲遲未能獲得工作簽證,所以一直未能外出工作。但他仍保持樂觀,認為疫情會過去的。雖已搬去台灣,但他仍希望能再次回到香港,因為香港是他的根,是他的家,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事實。最後,他希望油街能重新發展,重現當年的藝術街,讓北角這個社區重拾活力,重現那消失的遊樂園。

林小明的故事好像帶出了每一個北角老街坊的心聲一樣,大家都期盼著北角能夠回到往時 ,大家說說笑,充滿溫情的時光。「California Dreaming on such a winter’s day...」《重慶森林》(1994) 的插曲不知不覺間已經最後一句了,我不禁想起從前在香港的回憶,看看香港的老照片,再看看窗外現時的香港,一幢幢說不出分別的高樓大廈,產量逐漸變少的香港電影,藝術工作者逐漸變少的自由與空間,這還是屬於香港人的遊樂園嗎?這些改變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答案好像沒法立刻解開,看完林小明的故事後,你們又怎樣想呢?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