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海耳傾聽:香港仔戰後變遷

前言:水上人的香港史

談及戰後香港,石硤尾似乎是戰後城市發展的代名詞:國共內戰前後,大量難民湧入,政府採取放任政策,山頭爛地一時間木屋叢生。1953年聖誕節一場大火,將石硤尾木屋盡捲火舌之中,五萬人無家可歸。因為這場大火,政府成立徙置事務處,興建寶靈平房及第一代徙置大廈。

石硤尾大火被視為香港房屋以至殖民政策的轉捩點。這樣的香港故事,卻忽略了戰後香港其他移徙中的群體、以及他們變遷中的社區。談及戰後香港,除了城市的角度、山頭木屋的角度,我們還需要漁民、水上人、以至島嶼的角度。

一九四零年出版的教科書《香港地理》,對香港仔有以下描繪:「香港仔西名鴨巴甸,為香港島南惟一較大市區,全島最大漁港…地雖濱海,但山勢重疊,港汊深入,風景頗似江南。鴨脷洲與香港仔相距約八十碼,有市街一,往來以小艇,二地實為一區。」

前人對香港仔的描繪,有助我們了解香港仔海岸今昔、風貌變遷。「港汊」中的「汊」字有分叉之義,「港汊深入」便形容了當年香港仔河涌交錯、地水相接的景況。

白頭宮女話當年,就讓我們以口述歷史的角度,追溯香港仔戰後變遷。

香港仔1.0:漁業中心(1945 – 1970)

戰後香港仔是造船業及漁業中心。漁業最興盛的六、七十年代亦是造船修船業最蓬勃的年代。

二戰時期,日軍佔據,原材料短缺;戰後香港仔,百廢待興,船塢及捕魚業很快便重上軌道。根據1961年人口普查,香港仔三萬餘人之中,逾九成為漁民人口。同時,根據工業貿易署於1966年的調查,香港仔海岸當年至少有45間船廠,為同期各區中最多。

漁民慣稱香港仔海面為「北海」,鴨脷洲便是「南海」。從1963年繪製的地圖所見,「北海」海岸重要建築包括:香港仔漁市場、牛奶公司冰庫、香港仔船塢、香港仔工業學校等等。換言之,「北海」是魚類買賣、冰廠油廠的集散地,「南海」則是漁船維修、添置漁具、節慶娛樂的核心。那個年頭,「北海」的鎮南樓與「南海」的東蘭酒家,都是排場十足的地標酒樓。

縱使漁民生活往往漂泊流動如「水流柴」*,但大陸的戰亂與動盪令廣東沿岸漁民移居香港仔,尋找棲身之所。對於因為動盪而流徙至香港仔的漁民而言,1949是一組敏感的數字。出生水上家庭的周其仲,其父輩本來棲居陽江閘坡一帶。後來因為逃避共產黨的影響,周氏父親將一家人車到香港,初時以塔門為家,後來移居香港仔。漁民人口流入香港仔,使漁業發展更顯興盛。

蓬勃的漁業及密集的漁民人口,塑造了香港仔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生活面貌。對於出生漁民家庭的鄭寶珠而言,地水相連的漁民社區是最佳的遊樂場:「我在漁民家庭長大,當時我們一家住在船屋,與親戚、堂兄弟姊妹圍住一起,大家可謂一呼百應。涌尾、香港仔是伴隨我成長的地方。小時候會用半小時由涌尾,經過『十五間』,再沿香港仔大道,走路到田灣上學;閒時習慣與兄弟姊妹過橋再上岸,走到對面香港工業學院足球場玩耍,這就是當時的娛樂。」

「涌尾」鄰近今天香港仔工業學校,即黃竹坑明渠昔日與香港仔海灣的相交點,亦是《香港地理》形容的「港汊深入」處。「十五間」則是涌尾與香港仔舊大街之間的路段,因為舊時有十五間並排石屋而得名。

1960年春天,涌尾河口一帶艇戶發生大火。由於船屋密集、河涌淤塞,消防員無計可施。及後,政府開展涌尾明渠工程,將靠泊的千餘家艇戶分批遷往鄰近的田灣邨和石排灣邨。

香港仔2.0:漁民上岸及城市現代化(1960 – 1990)

六十年代的涌尾艇戶大火標誌著城市現代化對水上社區的衝擊。一方面,造船及捕漁技術的改進漸漸取替了勞力密集的家庭式捕漁,漁民勞動人口從七十年代開始減少。強迫教育於六十年代中期開展,令水上居民子女陸續適應岸上生活,謀求捕魚以外的生計。及至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來自大陸漁船的競爭,令家庭式捕漁業務更舉步維艱。家庭作業的黎娣及李阿妹,憶述自己在汕頭一帶作業的日子,曾遇上大陸漁船用玻璃樽驅趕、甚至強搶漁獲,不無辛酸。

另一方面,政府於50年代末期以填海工程拓展黃竹坑工業,吸引香港豆品公司(生產維他奶及綠寶橙汁)、甄沾記工廠、保心安藥廠等品牌進駐。漁光邨、田灣邨、石排灣邨、華富邨及黃竹坑邨等公共屋邨自1962年起相繼落成,為香港仔帶來大量外來人口,間接改變了香港仔以水上社區為主的社區風貌。

從涌尾艇戶大火(1960)到鴨脷洲住家艇大火(1986)之間的二十年,住家艇大幅減少,終至完全消失。城市現代化為水上人提供了更安全穩定的居所,但亦同時剝奪了他們慣有的生活模式。或許,正如出生漁民家庭的鄭錦細指出,漁民上岸是一半時勢,一半政府政策使然:「政府…剝奪了漁民社區隨其生活形態而得以持續發展的空間,被現代化漁業淘汰的艇戶和棚屋居民感到無助而放棄艇上及棚屋的生活,終使他們及其下一代只能選擇搬遷上岸一途。」(節錄自「一個水上家庭的故事」)

漁民上岸對照的是往昔屋邨仔女的叛逆與自由;水上人口被遷進公屋的同時,香港仔外來人口亦大幅攀升。當年政府為吸引市民入住,拍攝《華富新邨》宣傳片(1968年),以海景陽台種花澆水為招徠。由政府建築師廖本懷設計的華富邨是香港第一個以市鎮形式規劃的屋邨:遊樂場、冰室、菜市場、銀行等庶民空間伴隨幾代人成長。盧燕筠對華富邨的嚮往亦躍然紙上:「華富邨對我來說是一個『天神邨』,給我和平、與世無爭的感覺,所有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可在邨內解決。屋邨四面八方,當時每座之間不用密碼鎖出入都可互通,就像穿梭多條秘道一樣。以前我去街市有幾條路可揀,有幾條捷徑其他人不知道,可以穿過某棟大樓再按電梯,方便得多。」

曾居住黃竹坑邨的許偉強亦不約而同懷念往日相連、開揚的公屋空間。許偉強懷念黃竹坑邨一至十座全部打通;每當黑幫流氓曬馬打架,鄰居小販水凈鵝飛。舊日情懷背後是一張萬象森羅的社區關係網。

搜尋香港旅遊發展局網頁的「歷史」欄目,看到一段話,大意是:「這裡會告訴您香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都會的故事」。彷彿幾代人的繁盛與落空都被「發展」二字輕輕帶過。

香港仔3.0:新一輪發展(1990 –)

今天的香港仔,是過去五十年城市發展及海岸線向外延伸的結果。我們可以循黃竹坑的商貿發展、以及華富邨的整體重建計劃,窺看香港仔新一輪發展的端倪。八九十年代工業北移,個別黃竹坑工業大廈空置率一度過半;近十年間,不少畫廊及藝術空間(刺點畫廊,Spring Workshop等)進駐工廈,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南港島藝術區。可是,正如曾在利美中心及志聯興工業大廈開設工作室的John Batten指出,這段工業騰出、商貿發展尚未趕上的空窗期已告落幕:「社區有趣的脈動至今仍然存在,但改變幾乎無可避免。地鐵即將通車,而黃竹坑亦逐漸由工業轉變為商業地區。最微小的改變都會影響整個地區。」

「活化工廈計劃」於一零年開展,工廈紛紛改劃商業用途,畫廊亦面對補地價後的高昂租金。環匯廣場、One Island South等商廈地標的出現,亦帶動了區內酒店及餐飲發展。舊有工業區的景觀錯置,則令久居黃竹坑的許偉強無所適從:「工廈應該只從事工業,即是某層是印刷廠,機器很嘈吵,環境不太乾淨;而工廈底層應該是平民飯堂。但現在,以我上班的盛德工業大廈為例,同層開了一間餐廳,經常有一些外國人或穿著講究的人出入,令工廈變質,好不『工業』。」

華富邨於2014年被納入整體重建計劃及《鐵路發展策略》,新一輪房屋發展如箭在弦。可以估計,華富邨重建將與南港島線(西段)同步發展。縱使重建已成定局,但住宅發展比例、重建位置、以及屋苑設計等細節仍屬未知之數。早前便有報導指出,政府計畫將重建公屋屋苑遷進雞籠灣及置富路用地(即置富谷一帶),華富邨原址則用作地產發展用途,與標榜歐洲式生活的貝沙灣為鄰。置富谷是鄰近置富花園的一個下陷大山谷,無論交通或景觀均較華富邨原址遜色。若報導屬實,無疑會破壞華富邨原有社區生態,有違建築師廖本懷當年的構想。

後記:百年前後的鐵路狂想

有趣的是,今天南區的鐵路發展,其實早在一百年前經已有人提出。時為1906年,一位名為Chevalier Pescio的意大利商人提出,在維多利亞城至香港仔之間修建一條完整的電車網絡。建議中的電車網絡包括一條長達兩公里,接通堅尼地道至薄扶林水塘的隧道。構想中的電車軌分兩段接駁香港仔東西二面,Pescio更準備在鐵路沿線搭建洋房,為殖民地外籍人士提供住屋。因為種種原因,Pescio的建議最終為政府拒絕。

風水輪流轉,被標榜為「地鐵2.0」的南港島綫(東段)預計2016年底開通,Chevalier Pescio的鐵道狂想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終告成真。Pescio的鐵路構想以少數人的高尚住宅為主軸,南港島線亦將帶動香港仔新一輪商貿地產發展,這無疑是歷史的弔詭與諷刺。

「地鐵2.0」延續地產發展的舊路,我們訪問過的街坊,有對區內與日俱增的遊客表示擔憂、有對地鐵通車表示雀躍、有的認為改變無可避免。曾經家住鴨脷洲木屋的鄭惠玲,則害怕發展帶來的景觀失憶:「兒時來鴨脷洲的車較少,主要娛樂都留在大街,記得街頭有間明珠戲院,家姐帶我們睇戲就會一張票帶七個人。我們利用螢幕前的大片空間,攤在地上睇。小時候覺得鴨脷洲好大,搭電船仔落船行到洪聖廟一路走到街尾都有好野食,條路好遠。但現在的鴨脷洲大街是『一眼望哂』。眼見香港仔、鴨脷洲變了很多,我覺得自己只是個過客。」

浮家泛宅,曾經用以形容漁民漂泊流動的生活。但浮泛的家宅,套入今天香港的社區景觀,卻是詭異又適切。重拾香港仔故事,不是為了讚頌舊日的美好,而是希望從上一個年代的社區變奏,釐清於下一個年頭生活的線索和可能。

 

參考資料:

鄭錦細。「一個水上家庭的故事:從水上人空間運用的生活文化尋找被遺忘的歴史」(https://www.ln.edu.hk/cultural/programmes/MCS/Symp%2012/S3_P2.pdf)

蘇子夏(編)。《香港地理:山海依舊風物在》。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5。

梁智鵬、黃君健(編)。《黃竹坑故事:從河谷平原到創協坊》。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5。

王惠玲、羅家輝。《記憶景觀: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5。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賽馬會信託基金。《香港記憶》(網頁)。(http://www.hkmemory.hk/index.html)

梁炳華。《南區風物志》。香港:南區區議會,2009。

Heung, Wai-kin. Metamorphosis of Floating Community in Aberdee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 M.L.A. Thesis.

Ngo, Vivian. 香港歷史填海地圖Mapping the History of Land Reclamation in Hong Kong. (http://www.oldhkphoto.com/coast/)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Proposed Tramway linking Victoria and Aberdeen by Peak Tunnel, 1906-1910”. (http://industrialhistoryhk.org/chevalier-pescio-tram-linking-victoria-aberdeen-2/)

The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s Industrial Committee. The Manpower Survey of the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s Trades.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66. Print.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