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故事

大步過橋去趁墟

文、攝:陳瑋彤

作者自述 

居於大埔廿餘載的廢青,曾旅居台北。熱衷於發掘地方文史、探討城市空間生活經驗、收集並分享街坊口述故事。基督徒、喜愛閱讀、視覺藝術和貓。日常以手機攝影記錄人事物、生態與建築的互動,觀察奇怪而無用的細節。

Instagram @cities_stroller

第一章|緣起

研習主題為大埔兩條具地標性的行人天橋——廣福橋及一田橋(圖1),它們連接連接林村河兩岸,分別通往區內昔與今的商業中心——大埔墟及大埔超級城。雖然兩橋不是行人前往目的地的唯一選擇,但是其他渡過林村河的替代路線皆更遠離市中心(太和橋及連接富善邨與廣福邨的NF120行人天橋),或缺乏完善的無障礙設施(與車路並排的寶鄉橋及南運路需使用樓梯到達行人隧道)。筆者自幼不時與親友行經這兩條廣為街坊熟悉的橋,即使在外觀上沒有重大的改動,仔細察看仍能發現設施、四周景觀、人活動的變化。

疫情期間,受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Sampson的啟發,更有意識地以步行探索社區。近年來,香港民間在各區的文史研究及推廣如雨後春筍,筆者透過書籍、影片、展覽和導賞團,加深對地區發展軌跡的認識。然而,較少有專門關於「非場所」的探討。非場所(non-place)是法國人類學家Marc Augé提出的空間概念,指人在其中短暫停留、保持匿名,且沒有足夠的重要意義而不被視為「場所」的空間。此類空間不是人長駐的地方,個人在其中是匿名且獨行的。(Augé, 1992)在普遍意義上,橋可視為非場所,因為大多數人是為到達目的地途經橋樑。隧道作為天橋的替代,也是行人常用的通道,而天橋的優勝之處在於可以居高臨下,無懼天雨水浸的風險。

本研習以橋的象徵意義及實用價值作為切入點,欲透過比對二橋的歷史沿革、建築風格、動線規劃、動植物生態、規範及非規範的使用方式等,窺探大埔社區特色及居民的集體經驗。大埔原是鄉郊農村,以吐露港採珠及碗窰製陶聞名,1672年大埔舊墟的建立,1892年拓展新墟「太和市」,至1970年代由港英政府開發為早期的新市鎮。與後期發展的新市鎮及市區重建區域相比,至今大埔仍保持市井鄉土味,從富善街街市露天墟市的肩摩轂擊可見一斑。《大步過橋去趁墟》主題靈感源自大埔的歷史故事:

  • 大步 | 關於大埔地名由來之傳說有二。其一曰,大埔山林人迹罕至,棲息了不少兇猛野獸,包括老虎出沒。為了避開猛虎,路過行人紛紛戰戰兢兢地大步迅速經過。其二曰,「步」指水邊的地方或碼頭,吐露港舊稱「大步海」,海域名稱約定俗成延伸成整個區域的命字。(古物古蹟辦事處,2022)
  • 過橋 | 顧名思義,探討步行過橋、橫越河流的五感經驗。
  • 去趁墟 | 意指到墟市湊熱鬧,呼應二橋興旺區內零售的定位。在廣福橋建造以先,大埔鄉公所將名為「車坪」的空地,闢為農產品擺賣場,每月上中下旬,逢三、六、九日為墟期,又設公秤服務,供商農往來貿易。
    圖1:民間社區組織「大埔交通」整理橫跨林村河的行人及行車天橋

    第二章|橋與中華文化

    根據文獻記載,橋樑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約4000-7000年。考古發掘橋樑狀建築構件出現在居住區域深溝的遺址之上,推斷早期人類為了自衛在居所周圍挖掘深溝,逃避野獸和外敵入侵,造橋則為對外交通和生活。橋樑隨着生活需要、地理環境變化、物料開發和技術累積進化,以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為原則,衍生木橋、石橋、磚橋、竹橋和鐵橋等款式。中國古橋樑可依時序概分作五大類,依次為木橋、石橋、浮橋、索橋和拱橋。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造橋修路是護蔭子孫的善舉,後世建碑立石紀念前人功德的習俗流傳至今。中國人認為建造一座好的橋樑能方便坊眾,並保佑子孫繁榮昌盛。考獲功名者會還鄉建造橋樑以光宗耀祖,犯事的人卻要修橋補路以抵償罪孽。隨着中國對外貿易通商,文化、物料和科技漸傳至西方國家,1298年《馬可孛羅遊記》在意大利問世後,盧溝橋便成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且傳遍歐洲。周邊國家認識到中國的建橋技術後,便邀請中國工匠到當地建造橋樑,例如1634年江西的僧侶如定於日本長崎市設計了一座磚石拱橋「眼鏡橋」,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李偉明,2014)

    說文解字:「橋,水梁也。」在傳統意義上,橋是為了讓人跨越地形中的天然障礙物而建造,像河流、湖泊、山谷等。以下列舉幾個「橋」的中文和粵語詞語:

字詞/成語/諺語 含義/由來
度橋 正字「竅」,本義穴/空。解作妙,最早出現於老子:「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中國文化研究院,2021)

咁啱得咁橋,飛機撞紙鷂

意指事有湊巧。舊香港機場「啟德」,坐落於九龍城。當飛機升降時,人們總覺得飛機與該區樓宇的天台非常接近;如當時湊巧有人在天台上放「紙鷂」,說不定「紙鷂」會撞上升降中的飛機。巧合的「巧」國語諧音與「橋」相近,故有此說。(文匯報,2020)
過橋抽板 比喻目的達到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亦作過河拆橋。出處:清·曾樸《孽海花》。(漢典)
過橋米線 據說滇南一書生為求功名寒窯苦讀,賢惠的妻子為了讓丈夫能在寒冬吃上又有營養又能祛寒的食物。妻子在過橋給丈夫送米線時摔了一跤,籃子裡帶的熱湯不慎潑入碗中的生肉裡。後來打開發現肉已經燙熟,而且味道鮮美,因而得名。(維基百科)
行橋多過你行路,食鹽多過你食米。 意指「我的人生經驗比你多,你一定要聽我的勸告」。長輩用來自誇經驗豐富,倚老賣老。閩南語亦有類似說法。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意指殺人放火壞事做盡的人,可以成為富有人家;勤力修橋補路的人,卻有不好的下場。(中國文化研究院,2021)

 

第三章|橋與城市發展

羅馬時代開始用石和混凝士建造拱橋,作為人行和輸水之用。直至現代城市的誕生,出現汽車幹道、鐵路等人為障礙物,我們才開始建造現代意義上的天橋——讓人和交通工具在互不干涉的情況下,能夠避開障礙而持續運作的立體高架通道。1920年代,汽車在歐美地區的普及影響城市設計思潮。德國建築師Ludwig Hilberseimer在1924 年提出「垂直城市」的規劃方案,將工商業用地和車庫置於低層,住宅在高層,高低層區之間以天橋連接各大廈,是城市規劃上首度出現人車分隔和平台上的行人通道。1925年,美國建築師Harvey Corbett在《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 雜誌中提出未來街道應該最少分成鐵路(地底)、汽車(地面)和行人(天橋)三個樓層,讓行人在安全的環境下步行。現代城市以效率主導,因此道路設計亦以汽車為導向,在人行道網絡規劃大量加入隧道和天橋,變相逼使行人必須繞過許多路邊障礙才能到達目的地。(Ng et al., 2015:205)

香港是一個高密度、向上發展的「立體城市」,根據路政署於2022年3月的數字,香港有行人天橋構築物已超過1000條,而這數字尚不包括私人興建的天橋、商場走廊、平台通道等。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由單體式建造的天橋,逐漸演化成一連串無間斷的連續通道網絡,儼然是地面街道在高空上的延伸,行人天橋成為了城市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保留地面空間予汽車,利用天橋連接行人,一直被認為對行人和駕駛者均有裨益。點對點的高架通道,令行人能安全地遊走在社區之中,免受日曬雨淋和人車爭路之苦,方便到達交通樞紐和社區核心。因此,相比起舊城區的格狀網絡街區規劃,目前政府和發展商更傾向以「人車分隔」的高架網絡為規劃基礎,在新發展及重建區複製由基座大型商場和俗稱「蛋糕樓」住宅塔樓所組成的綜合發展模式。(胡漢傑與陳智峰,2022)香港的天橋除了固有的「穿越」性質之外,更重要的是「連接」購物廣場及休閒設施,利用「通路」來刺激消費。(張為平,2015)在商業主導的空間秩序下,天橋設計引導行人按照固定路線前往商場,途中的商店及廣告招牌不斷刺激行人的消費慾望。香港依賴高架行人網絡,有不少看起來像公共空間的行人天橋,其實是商場的延伸。政府過度依賴私人企業提供舒適的公共空間,不利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Tan & Xue, 2014:742-3)

對應本案兩橋,一田橋符合上述特點——以「人車分隔」為出發點,並且由地產商管理的路段包含商舖和廣告,推動大埔中心成為區內四通八達的購物及娛樂熱點。廣福橋則不在此列,它以橫過林村河為標的,雖與露天市集富善街街市相為鄰,但本身元素不具備商業元素,較接近〈第二章〉所提及傳統意義上便民的橋。此外,廣福橋上有座椅,在香港規劃署土地用途分類中,屬於交通運輸用地,附設休憩設施。

第四章|新橋舊名:廣福橋

廣福橋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末,由港英殖民統治歷經日佔時期,多番修葺及重建至第三代。曾是大埔重要交通命脈的廣福橋,今日成了附近街坊的休閒聚集地。

年份/日期 事件

1892年(光緒十八年)

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為了對抗鄧氏家族在林村河以南建立的大埔舊墟市,便在對岸設立了新墟「太和市」(今富善街街市)。未建橋之前村民需付二文錢乘橫水渡,交通極為不便。

1896 年(光緒三十二年)

第一代廣福橋位於大埔舊墟的觀音河上(今林村河)。文氏長老文湛泉倡集資建橋橫跨兩岸供行人使用,同年竣工立碑於太和市的文武二帝廟內,以表其利交通之彰。廣福橋使太和市的商貿興旺,人潮更勝舊墟。
1904年 英國在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區後,於廣福橋行人道旁建造單向行車綫,以便利商家運送貨物。
1911年 九廣鐵路(華段)開通,原大埔墟站位於太和市南面,即現時香港鐵路博物館位置,自此太和市取代舊墟,成為其時大埔的經濟中心。

1941年12月9日

日軍攻港時率先經由北盛街進人廣福橋,後進駐大埔,逼使英軍當時退守於醉酒灣防線。
1957年 政府重建了廣福橋(圖2),加闊了橋面並多建一條行車綫,一往南,一往北。政府憲報把其正名為「廣福新橋」,但由於多年的習慣,大埔居民仍沿用舊稱「廣福橋」。
1962年 中國內地「三年大饑荒」,不少飢民成功進入新界邊境後,乘搭巴士至廣福橋時,不幸被檢查站的人員發現,被押至集中營。亦有飢民逃亡至廣福橋畤被啹喀兵發現,被帶上卡車,押解出香港境外。
1984年1月25日 廣福橋行車路段正式封開,以預備將來拆卸的工作,只剩行人路供使用。加上大埔墟火車站已遷至現時所在位貴,人流減少,令富善街一帶的商戶經營困難。
1986年 因太和路和寶鄉街之寶鄉橋已建成,廣福橋亦正式被拆卸,只保留旁邊的石欄及部分石躉以作紀念(圖3、4、5)。地政總署卻在 2014年8 月15 日才刊憲將「廣福新橋」正式除名。
1987年 新橋(路政署編號NF146)竣工啓用,供單車和行人經過,有座位供休憩乘涼。設計富有中國特色,選用了紅柱綠瓦。

資料來源:Heiyiu(2022)

廣福橋是古蹟辦「踏步大埔 —— 古物古蹟推廣計劃」網站推介景點之一。第三代廣福橋採用仿中式的建築風格,廊橋、橋樑、橋台和橋墩都是以三合土建造,廊頂鋪上琉璃瓦,影響鄰近兩條橫跨林村河的橋——錦和橋及太和橋,獲大埔交通群組取名「紅磚綠瓦三兄弟」。1957年落成之花崗石躉刻有「KWONG FUK BRIDGE/1957/ 廣福橋」字樣,英文大寫及阿拉伯數字年份有由左至右書寫,中文則由右至左。

圖2:1982年第二代廣福橋(香港電台「快閃香港」影片截圖)

設施|

圖3(左):面向廣福道與北盛街交界的石躉有洗刷過的痕跡,刻字以紅色油漆翻新。
圖4(右):面向新廣福橋的石躉較為發黑,刻字未有填上顏色。
圖5:1957年落成之石欄,中間改種植物,並停泊了不少單車。

單車與行人分流通道是廣福橋一大特色,單車徑靠太和方向,行人路靠大埔中心方向,中間有升高數級樓梯、附設座椅的有蓋行人通道區隔。然而,常有行人使用單車徑,為節省步行至富善街街市紅綠燈的腳程,警方曾放置警告牌,呼籲行人「賞花杏仁露」(即「上返行人路」),成效不彰。騎單車人士亦習以為常,會慢駛或避開行人。

圖6(左):推輪椅的人也會利用單車徑。
圖7(右):行人路闊度與單車徑相約。

活動|

近富善街街市的石欄提供了開放的擺賣空間,平日及假日的早上皆有數名小販,擺賣本地農產品,如:自耕蔬菜及蝦乾鹹魚。仿中式結構的屋檐發揮避雨乘涼的功能,頭尾兩邊的木椅也鼓勵悠閒的行人稍作停留。然而,十數年前常有露宿者躺臥,政府為了方便管理,加設不銹鋼環間開木凳,現時每隔最多可以容納三人。

圖8、9:農產品擺賣。
圖10(左):星期日有十數位印傭鋪地蓆聚集休憩。
圖11(右):
收買佬買賣二手唱片、玉器、手錶等。
圖12(左):吃午飯的廚師
圖13(右):喝飲料的女孩
圖14:受訪者(才)在橋上賣揮春及拉二胡
橋的兩邊有些意義不明的金屬扶手,被用作固定物件。

圖15(左):鎖住廢棄的單車籃、手推車手柄及桌子支架
圖16(右):繩索固定著停泊在橋底的船隻
圖17:橋底為停泊的舢舨提供遮蔽

生態|

圖18:傍晚大量白鷺在橋邊樹上停留
圖19(左):橋面兩側花槽種植勒杜鵑與硬枝黃蟬
圖20(右):橋中央花圃種植灑金榕
圖21(左):受訪者(業)2022年在橋上拍攝的晚霞
圖22(右):廣福橋花園佈滿白色鳥糞的樹木

物件|

實地考察發現廣福橋花槽隱蔽位置積存不少垃圾,當天清理了3.5個家用垃圾袋份量的垃圾。常見有花生殼、煙頭、紙巾、咳藥水玻璃樽、塑膠食物包裝、飲品膠樽及紙盒,最莫名其妙的物件是一個裝有化妝品的皮包。檢獲的十多個咳藥水樽,間接印證筆者外婆生前憶述廣福橋深夜有「道友(吸毒者)」流連的說法。諷刺的是,設立花槽的原意為美化環境,卻助長了無公德心的人貪圖一時之快棄置廢物。

圖23(左):檢獲的垃圾
圖24(右):垃圾堆積的花槽之一

街坊街訪|

  • 你有幾常用廣福橋?通常經過呢條橋去邊度/ 停留係呢度做啲咩?

才:住在附近的太和邨,大約兩個禮拜來一次,賣自己寫的揮春,彈結他/拉二胡。

翰:通常踩單車經過,不按正常路線踩單車兜路時才會經過。

業:

  • 大約每星期一次,由富善街街市去郵局或者舊墟。
  • 間中買完餸未夠鐘坐車,會過嚟睇風景,用手機影雀。

朗:

  • 不定,通常由太和去大埔墟食晚餐,或者踩單車去太和經過。
  • 雖然我出世到而宜家都住大埔,細個跟屋企人,好少行嚟呢邊。

 

  • 你覺得廣福橋有咩特色?

業:

  • 有凳坐,仲要係木嘅。個亭可以避雨。
  • 道路設計單車同行人分隔。雖然行人會照行單車徑,但踩單車人士會避讓,所以冇乜衝突。
  • 橋下面有好多小船停泊。
  • 早上有人喺地下買菜,應該係自己種嘅新界菜,我有時都會幫佢哋買。
  • 白鷺時常流連廣福橋,好有氣勢,延伸到消防局印度橡樹上都有,唔知點解近幾個月部分遷往一田橋。

 

  • 你印象中,廣福橋宜家同以前有咩改變?

業:

  • 我啱啱搬入大埔嗰陣,廣福橋唔係宜家呢條,舊橋有四條行車線,兩邊行人行馬路邊。
  • 之後拆咗舊橋起番呢條新橋,十幾廿年前有客家阿婆打十五湖(傳統紙牌遊戲),嗰陣佢哋仲有喺政府合署對面草叢入面開枱(聚賭),可能後來佢哋可能陸續過身,加上植物越生越茂密,唔覺有人喺入面。
  • 宜家橋上間中有老人家播音樂聽。

 

  • 你在廣福橋曾有哪些特別的觀察或感受?

業:

  • 1979年我讀預科住港島,曾經約同學嚟新界踩單車。坐火車喺舊火車站(今鐵路博物館)落車,在大埔墟租車,經舊廣福橋踩去大尾督,仲入埋沙頭角。
  • 大埔墟有魚鰾舖老闆話佢哋幾十年前係廣福橋晒花膠同鹹魚。

翰:初初搬入大埔經過已經覺得奇怪,有個中式屋頂,仲有凳。我唔覺得佢醜樣,係凳嘅設計唔舒服,好似唔想你坐得耐咁。

 

  • 你覺得廣福橋有咩可以增加或者減少?

翰:聽講條橋以前唔係咁,詳細我唔知道,淨係見到啲石墩。我覺得可以加設說明牌介紹歷史,推廣讓更多人認識背後的故事。

朗:我有時踩單車會落雨,如果單車徑加埋瓦遮頭更加好,可以避雨。

第五章|舊橋新名:一田橋

名為「一田橋」(別稱寶湖/一田橋)的紅色行人天橋連接大埔中心與大埔墟,是最為大埔街坊熟知的行人天橋地標之一,也是大部分巴士綫來往大埔中心總站的必經之路。路政署官方名稱為「橫跨大埔太和路及林村河近大埔中心的行人天橋(路政署編號NF97) 」,由於其連接一田百貨(B區)與寶湖商場(E區),區議會文件近年使用俗稱「一田橋」。橋上可容納多種活動同時進行,亦見證「大埔超級城」商場的發展及附近主要設施的遷移與落成。

年份/日期 事件
1985年 新鴻基地產旗下大埔中心商場落成,NF97啟用。
1990年 恒基兆業旗下寶湖花園入伙,由天橋可經大埔中心通往。
1991年 大埔公共圖書館遷入寶湖花園商場2樓。
1995年 日資百貨公司吉之島進駐大埔中心商場,NF97與其超市毗鄰。
1999年 大埔中心商場易名為大埔超級城。翌年,新鴻基地產宣佈擴建商場,將吉之島命名為B區,寶湖花園商場納入成為E區。
2004年 大埔公共圖書館遷出寶湖花園,遷至當時新落的大埔綜合大樓5樓。
2010年7月18日 B區主要租戶吉之島於結業,原址於同年12月改為新鴻基地產旗下一田百貨。
2021年2月 兩部電梯升降機NF97A及NF97C設置清晰的特大按鈕,方便長者及輪椅使用人士使用。
2021年12月 連接天橋與巴士站的道路加設上蓋。
2022年8月15日 連接東昌街體育館的通道啟用。
2023年1月 連接寶湖商場的升降機啟用

資料來源:路政署

大埔超級城佔地600,000平方呎,分為A至E區,設有百貨公司、多間食肆及各類連鎖零售店,是香港新界東北最大的購物商場。地理上,大埔超級城位於整個大埔新市鎮正中央,因此大埔區居民前往超級城購物尚算方便,但商場距離鐵路車站較遠,不能像其他鐵路沿線商場吸引該區以外的市民,而人流主要是區內居民。(維基百科,2022)一田橋紅白樑柱的結構,黑色欄杆灰色地板,形象簡潔鮮明。

設施|

25(左):導盲磚及排水口
圖26(右):照明電線及橋頂雨水渠
圖27(左):《埔Journ|大埔人的地方誌》2022年曾在一田橋取景拍攝
圖28(右):斜台可供輪椅、嬰兒車、單車、滑板車及手推車等使用

活動|

圖29(左):綠惜大埔營辦的綠在太和逢星期一14:30-17:30在橋中央擺設「綠在區區」回收流動點。
圖30(右):聖誕假期,社團組織在東昌街體育館出入口派發聖誕帽,宣傳攤位遊戲活動。
圖31(左):近一田橋下是巴士小巴的上落車站,熱門路線如港鐵接駁巴士K12及來往馬鞍山至教育大學的26號專線小巴。
圖32(右):近寶湖路口賣毛巾的阿姨

生態|

人工種植的綠色植物外觀不算奪目,反而橋頂及河邊自來的飛鳥成為遊人目光的焦點。

圖35(左):原鴿在血桐樹上理毛
圖36(右):黃昏時分,白鷺群在橋頂停駐
圖37(左):寶湖花園道旁的米仔蘭
圖38(右):寶湖花園道旁的大葉龍船花

物件|

圖39(左):橋底停放了電單車及單車
圖40(右):橋身圍欄可供懸掛選舉橫額
圖41(左):區內地產廣告街招
圖42(右):塗鴉諷刺自由與金錢的矛盾,後面不同層次的灰色油漆覆蓋著之前的塗鴉。

街坊街訪|

  • 你有幾常用一田橋?通常經過一田條橋去邊度/ 停留係呢度做啲咩?

婷:每星期也會行過幾次,由富善屋企去新街市(綜合大樓)公共圖書館會行經。

業:

  • 每星期一次左右,由寶湖行去大埔超級城買嘢。
  • 最近有一次去試下東昌街室內游泳池,新開無耐嘛。

翰:

  • 每星期一次,平日/假日都有。由大埔墟行去大埔中心買嘢,通常都係一個人嚟。
  • 有時會留低一陣睇雀,或者行落林村河。

 

  • 你覺得一田橋有咩特色?

婷:

  • 有好多人會停下影小白鷺。
  • 不同出口共有幾部升降機。

 

  • 你印象中,一田橋宜家同以前有咩改變

業:以前大埔中心未到寶湖的位置高咗一級,近年才墊高。沿途開多咗舖頭,光猛咗。

婷:最近旁邊多了一座康體大樓。

 

  • 你在一田橋曾有哪些特別的觀察或感受?

業:十幾年前,夜晚有時有啲男人喺近寶湖(宜家東昌街體育館)橋上空地玩遙控貨櫃車。

翰:

  • 有老翁在橋上向林村河小解,路人為之側目,卻無人阻止。
  • 2019年,警方曾在一田超市對出位置進行拘捕,當時我不在現場。另一次我踩單車經過,見到橋下面有防暴警察同示威者對峙。我聽到槍聲,聞到催淚彈氣味,有一段距離,但都好驚。
  • 後來,警察有時會在橋上佈防。疫情以來有一段時間,就算冇人集會遊行,都會有四至五架警車停在南運路戒備。之後每逢經過一田橋,即時無事發生,我都會好警覺。近期情緒慢慢平復。

 

  • 你覺得一田橋有咩可以增加或者減少?

翰:一田要上落幾級樓梯,應該係一開始規劃時冇協調好。如果可以整到唔會一高一低就更好,不過應該好難。

第六章|後記

本習作以橋的由來典故作為引子,淺述行人天橋作為步行系統樞紐,交通帶動商業活動,及其作為公共空間,促進社區互動的可能性。廣福橋及一田橋是筆者熟悉得習以為常的地方,希望在廣為人知的地點,找出鮮為人注意的觀察,以及它們的重要性。由直觀及成長回憶出發,透過文獻探討、街訪及攝影記錄,從多面向檢視兩橋作為步行的中轉站,如何左右社區發展和聯繫街坊生活。林村河及沿岸動植物為白鷺提供生境,使牠們樂於停留於兩橋附近,成為大埔居民引以為傲的風景。除了人來人往的橋面之外,橋頂供雀鳥棲息,橋底可停泊船隻及單車。兩橋歷年來維持有蓋而透風的設計,讓行人在高度城市化的環境下,仍能接觸自然生態,感受室外氣溫、聽鳥鳴。在不同時間觀察,發現人類及動物活動的規律:早上賣菜、中午用餐、黃昏百鳥歸巢。

在「街坊街訪」中,以下為各題回嚮之發現總結及兩橋的異同之處:

  1. 多數受訪者能容易回答自己使用兩橋的習慣。六位受訪者的使用習慣各異,使用每條橋的頻率由一星期一次到一年一次不等。目的以購物最常見,其次是使用社區公共設施。
  2. 受訪者對兩橋特色的描述主要圍繞生態(如:雀鳥、河流及風景)及設施(如:建築風格、升降機及座椅),當中以白鷺最多人有共鳴。他/她們能列舉較多廣福橋異於香港普遍行人天橋之處。
  3. 居住在大埔年期較長及/或經常使用這兩條天橋的受訪者才能憶述改變,其餘坦言沒有留意,不清楚筆者所憶述橋過去的面貌。其中,廣福橋的改變較不顯著,一田橋的轉變則主要受周邊設施的發展帶動。
  4. 少數受訪者在橋上有難忘的經驗,當中夾雜各樣情緒,包括:有趣、感動、奇怪和驚恐。
  5. 多數受訪者皆表示這題難以回答——想不到還有什麼可以改善。個別受訪者從他們的使用經驗和直接觀感出發,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比如有蓋單車徑及平均兩岸建築物樓層的高度。其中,設置景點介紹牌的建議較切實可行。
  廣福橋 一田橋
便民設施 單車徑、座椅 升降機、斜台、導盲磚
人流/步伐 較少/緩慢 較多/匆忙
人類停留活動 觀鳥、拍照、街頭表演、擺賣  
  休息、聊天、用餐、等人、聽音樂 派發傳單、擺設街站、便溺
自然生態 林村河、鷺鳥、晚霞  
  勒杜鵑、硬枝黃蟬、灑金榕 原鴿、血桐、木麻黃
鄰近商業設施 富善街街市、新街市及太和商場 大埔超級城及寶湖商場
鄰近政府設施 政府合署、綜合大樓 東昌街體育館(接壤)、警署
鄰近交通運輸 港鐵太和站 巴士及小巴中途站、大埔中心巴士總站

兩橋管理完善,有無障礙設施,晚上燈火通明,亦可見油漆定期翻新的痕跡。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被允許或默許的活動與空間的管理權有直接關係。在香港,全權由港鐵或地產商管理的高級商場天橋管控嚴格,為免利益衝突而禁止禁止擺賣。廣福橋由政府管理,或者由於道路有足夠的闊度,擺賣對行人未有造成阻礙,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小販管理隊甚少驅趕該處小販。一田橋連接一田百貨(B區)與近寶湖的(E區)之間的一段由政府維護管理,其餘由大埔超級城E區至寶湖則為各自商場管轄範圍。加上天橋政府管理的部分沒有商舖,橋面通道寬廣,派發傳單、選舉拉票、環保回收等皆在此進行。非規範的使用方式即使會令管理者有難以管控的疑慮,卻往往是地方特色的關鍵組成。故此,筆者認為管理者應該禁止影響衛生及治安的行為,如:亂拋垃圾、便溺、濫用藥物、與野生動物有不當接觸等。對於不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則可採取寬容態度,以鼓勵使用者發揮創意、自由享受公共空間。

筆者回顧昔日在兩橋的所見所感。往常取道兩橋,除了稍作停留看風景外,甚少逗留。筆者所屬的教會位於大埔墟,偶爾會到社區公共空間接觸街坊。意外發現兩次在橋上長時間停留活動的經驗都與教會有關:2013年曾隨同團契在一田橋上進行即興的街頭音樂表演(圖43),以及另一次周末晚上在廣福橋與長者聊天。對照文獻及受訪者片段或許零碎的經驗分享,立體地豐富了筆者對兩橋的認識。這次研習啟發筆者思考,可以透過主題式的步行路線地圖及社區導賞,向本地或海外遊客推介一些未必有古蹟評級,但承載大埔街坊集體回憶的地點。行人天橋除了是串聯景點的運輸帶,同時可作為「欲窮千里目」的觀景台。

圖43(左):筆者(右二)與團契團員
圖44(右):筆者與受訪者(朗、才)合照

附錄

I)受訪者資料

姓名(簡稱) 年齡 居於大埔年期
吳碩朗(朗) 20+ 20+
陳日才(才) 90+ 20+
陳榮業(業) 60+ 30+
陳諾婷(婷) 20+ 20+
黃偉翰(翰) 50+ 30+

 

II)參考資料

中國文化研究院(2021)當代中國。文化精華,每日一詞。

文匯報(2020年4月7日)民間文學:粵語講呢啲,副刊。

古物古蹟辦事處(2022)踏步大埔。從大步到大埔:追尋大埔地名由來。

李偉明(2014)香港古橋:圖說古橋歷史與建築工程。商務,香港。

張為平(2015)隱形邏輯:香港式建築極限。商務,香港。

胡漢傑與陳智峰(2022)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三聯,香港。

維基百科(2022)大埔超級城:香港購物商場。

Augé, M. (1992),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Le Seuil, Verso, p. 122.

Heiyiu(2022年12月)大埔地區報:埔報Popost。歷史,頁三。

Ng, S., Lau, W., Brown, F., Tam, E., Lao, M., & Booth, V. (2015). Walkable city, living streets. T CHIN, 201.

Tan, Z., & QL Xue, C. (2014). Walking as a planned activity: Elevated pedestrian network and urban design regulation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9 (5), 722-744.

頁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