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Diary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Postscripts
23 February 2022
文學中的灣仔 ──1920年代香港的小日本

現在提起灣仔,你會想起什麼?大家可能會想起許多不同的灣仔面貌來:一個灣仔是高度發展的,例如會議展覽中心,精緻的食店和商務大樓;另一邊則是歷史的灣仔,六國飯店,洪聖古廟,修頓球場,甚或是L型的灣仔郵政局。從歷史文獻裡,我們可以得知,灣仔是香港較期發展的地區,春園街的範圍甚至是香港首宗拍賣的官地之一。1而自1860年以來,灣仔自然成為華人聚居的地方。作為重要的聚居地及發展地,灣仔的海岸線亦經歷三次變遷才成為了現在的模樣。2現在的灣仔,既有精緻的食店、華洋雜處的酒吧,也有地道的小店和休閒活動空間。也是因為這樣豐富的歷史,談論灣仔地區文化非常困難:我們究竟可以從何說起?這次我想邀請大家一起,讓時光倒流到1920年代,那個年代的灣仔,曾經有過從各種意義上都令人難以忘懷的日本風景。

灣仔從來是個多元的社區。1910年代開始,較多日本人來港,或暫居或工作,甚至有不少日人定居於香港。 3當時的日人多在灣仔經營小本生意謀生並居住。4標誌著日人在灣仔經營商店的丸山商店,當時便座落在海傍東街。5當時灣仔既有日本精工錶店、書店、和雜貨雜糧店,也有日人理髮店。6可以說,當時的灣仔實在是香港的小日本,灣仔居民的社區生活與日本文化不可劃分。這道日本風景,在1927年,由一位深受西方現代主義及五四現代派影響的青年作家謝晨光紀錄在案。當時只有十來歲的謝晨光,在一篇投到上海現代派雜誌《幻洲》的小說〈加藤洋食店〉裡,這樣描述灣仔的日本色彩:

H埠是E國在數十年前用武力強搶來的一個小島,當時無荒的孤島,經了E國竭力的經營,此刻成為了東亞第一大商場了。H埠的正中,是V城,是商場最繁盛的地方,舉凡一切最偉大的建築物,珍珠寶石商店,博物院,影戲場,……都萃會在橫貫H埠的D道和Q道。因為這個緣故,V城的東西兩部都未能十分發展,西部衹是些堆棧的地方;東部雖然有幾間商店,但生意卻不很熱鬧,除了三兩家比較發達些之外,其餘的大都門庭冷落,市況蕭條。但有件事可以特別注意的,就是Wanchai的地方,雖然生意很冷落,地方僻靜,不過日本人是很多的,賣瓷器的賣丸藥的都有,近一二年來還開了一間日本式的咖啡,餐館,離日本妓女的地方不很遠,所以Wanchai雖然是中國人佔了多數,但日本色彩卻是很濃厚的。 7

小說裡,謝晨光清晰地點出了當時香港殖民政府著重發展D道(德輔道)和Q道(皇后大道)。這種偏頗的發展,造成了其他地方未有適當發展的結果。然而,在其他地方之間,灣仔則最具有特色,因其日本社群的進駐。這呼應了丁新豹將戰前灣仔稱呼作香港的小日本這看法。8謝晨光描寫這位青年的憂鬱心情時,大概也沒想過,加藤洋食店所在的灣仔海傍東街,在今天已然「消失」了。直至灣仔經歷1921年至1945年之間的填海計劃,原本的海傍變成內陸,以後自然也再無所謂「海傍東」。留港日人社群聚集於灣仔這個原本為本地華人聚居的小社區內。翻查資料,才知道灣仔海傍東街是商店食店林立的生活區,不少日人在此經營商店,也有謝晨光這類青年留連的咖啡店、喫茶室。這包括了並列於海傍東的加藤洋食店(也就是謝晨光小說裡所書寫的地方)和山川洋食店。也有些高級的和食店,包括常盤亭和住之家,以及在灣仔海傍東填海計劃時期的海傍東街的東京庵、銀松、以及「お多福」。91941年則多了軒尼詩道(當年被譯作軒鯉詩道)的日式食店老松和洛克道的更科。10加藤洋食店這間咖啡館兼餐館,同時也經營著洋酒。在謝晨光筆下為情所困的青年,就是於傍晚,在一張鋪上一方雪白洋布的桌子上用高身酒杯飲著威士忌酒。
 

想來,青年作家謝晨光應該無法想像,日式料理在今天成為港人最愛美食。而灣仔也再不是日式料理店的集中地。現在的灣仔有多國料理店:精緻如仙后餐廳的法國菜,港式豉油西餐的來佬餐廳,或是香港傳統茶記金鳳餐廳,甚或是莊士敦道的和昌大押。謝畢竟是文化人。沿著他的小說尋下去,便又發現另一片在灣仔發生的文學事件。1920年代亦是青年作者的侶倫,憶起1928年和謝晨光,以及一群志趣相投的青年作者會面。一起在《大光報》副刊發表創作的他們組織了文學社,先名為「紅社」,後來易名「島上社」。11他們聚會的地方,便是灣仔。謝晨光的父親在灣仔開建造公司,而家就在樓上,於是「朋友們在空閒的晚上,總是高興到那裏去消磨時間,談天說地。」12 談著談著,也就談出了香港一群現代派作家的創作來。他們分別在1929年出版《鐵馬》和1930年出版《島上》兩本純文藝雜誌。這兩本同人刊物以現代詩和小說來承載著他們在灣仔海傍的時光,以及他們所經歷過的早期香港面貌。


[1] 灣仔區議會:《灣仔區古蹟與掌故》(香港:灣仔區議會,1992年),頁12。
[2] 第一次填海是1841至1867年,第二次是1924至1945年,第三次為1964年至1982年。
[3] 〔日〕外務省通商局編:《香港事情》(日本:啟成社,1917年),頁348;〔日〕奧田乙治郎:《明治初年に於ける香港日本人》(台北:臺灣總督府熱帶產業調查會,1937年),頁269-270。
[4] 香港日本人倶楽部史料編集委員會:《香港日本人社会の歷史-江戸から平成まで-》(香港:香港日本人倶楽部,2005年),頁31。
[5] 同上註,頁100及頁105-107。
[6] 香港日本人倶楽部史料編集委員會:《香港日本人社会の歷史-江戸から平成まで-》(香港:香港日本人倶楽部,2005年),頁100。
[7] 謝晨光:〈加藤洋食店〉,《幻洲‧象牙之塔》1927年第1卷11期,頁539。
[8] 丁新豹、盧淑櫻:《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香港:三聯書店,2015年)頁83。
[9] 香港日本人倶楽部史料編集委員會:《香港日本人社会の歷史-江戸から平成まで-》(香港:香港日本人倶楽部,2005年),頁93-94。
[10] 香港日本商工會議所:《香港年鑑》(香港:香港日報社,1941年),頁135。
[11] 侶倫:〈寂寞來去的人〉,《向水屋筆語》(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頁30。
[12] 侶倫:〈島上的一羣〉,《向水屋筆語》(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頁32。

Top
Postscri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