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Diary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Stories

隨我心嬉戲時

江卓儀與遊樂場的羈絆

文:李冠麟

人生就是不斷從一個階段,晉級到另一階段。無論是工作、建立關係,抑或是自身成長,都要過五關斬六將。我們該用甚麼心態面對?江卓儀的故事給我們一個建議──遊玩。

江卓儀,1987年出生,是香港女子沙灘排球代表、體育節目主持、中學排球隊教練,曾經是醫院護士。她自小運動神經發達,嘗試過很多運動,踢過足球,打過籃球,後來才接觸排球。她笑言因為排球比較斯文,隔著網好像不會打架,爸爸說她還是玩這類運動好,所以一直打下去。加上排球相對著重技術,場上每一刻都是發揮,使她迷上這項運動。

江卓儀憶述小時候,居住和求學都是在青衣。小五初打排球時,她已加入學校排球隊。在球隊的正式訓練時間以外,她會和一個女同學到長安邨、青泰苑鄰近的街場練球。有些是沒有網的排球場,有些甚至是遊樂場。雖然不是正式場地,但江卓儀仍在這裏練成高手發球。小學生大多只夠力用下手發球,當時的她靠自己摸索練成新技術,實在是難忘的事。

而遊樂場那種「做乜都得」的自由,可以一時去玩,一時拿起球去打,也令她很有印象。她描述青泰苑遊樂場有個斜坡,表面有一格格,小朋友可以像蜘蛛俠在上面跑;還有一個人造「山丘」,豎立石製的梅花樁,可以在上面彈來彈去。她認為這些遊戲的運動元素,幫助她建立了打排球的基礎。對江卓儀來說,那是一段很單純、快樂的時光,沒有規限,也沒有教練在旁指導。無論打排球還是捉伊人,一概只是遊玩,偏偏卻是她成為沙排選手的起點。

中三時江卓儀加入青年軍,16歲轉打沙灘排球,轉眼成為香港隊選手。她淡然提到,自己本來是在屯門醫院兼職做護士,後來因為肩膊傷患,從小到大的教練又說不再教,加上自己去到樽頸位,反覆思量下便退役做全職護士。有一段時間,她完全沒再代表香港比賽。隨日子過去,她突然又覺悟尚有一輩子要工作,運動員生涯卻很短,現在不打就沒有機會。她醒覺自己很想在匆匆一生裏做想做的事,於是傷患康復後便毅然復出,重踏沙場。

相比以往那般著重得失,江卓儀認為自己現在更自覺,比較平常心。她明白到在場上很想贏,並不代表會贏,反而要相信平時的訓練,比賽時心態做得好,才真正有幫助。她自認以前高傲,認為對手是敵對,一定要贏她們。現在知道其實比賽乃一場遊戲,雙方在場上只是各自表現自己,能夠互相學習和進步才是最重要。這心態使她放開心懷,繼續在沙排路上追逐下去。

用遊玩的態度面對人生,並不代表玩世不恭,反而是要像小朋友一樣,做每一件事都是因真心喜歡而做。這樣就算遇到困難,也會找到撐下去的理由。希望大家讀過江卓儀的故事後,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遊樂場吧。

Top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