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Diary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Diarist's Notes
5 August 2021

四四方方的天井,是舊時公屋街坊的聚腳地。人們出入經過,有時望天,有時乘涼或打羽毛球。受高樓環繞、看似封閉的空間,卻蘊藏著無限的生活可能。

社區藝術計劃《天井有請》將油街實現想像成「天井」,邀請住在附近的27個家庭作為「房客」,九個藝術家作為「訪客」,以文字、錄像、音樂等形式,呈現北角街坊的遷徙史。城市日記作為計劃的媒體夥伴,提供新聞入門工作坊,助街訪團隊掌握訪問技巧,書寫社區故事。

據葉靈鳳《香島滄桑錄》記載,北角一帶本以當地村落「七姊妹」為名,直至1845年英國工程兵哥連臣(Collinson)在測量地圖上標記出「北角」。我們或難以猜想,北角曾是港島北岸最突出的岬角,與銅鑼灣的東角及西環的西角齊名。若比較不同年代的北角地圖,可推斷北角的「角」大約位於皇都戲院旁、朝海的熙和街。該址地勢陡上,疑原為哥連臣所見的巨大礁石。北角依山而立,不利開發,因此發展較其他港島沿岸區域遲緩,開埠早年一片荒蕪。然而,作為港島北岸的中間樞紐,它又是支援東西兩端工商業區的要地。1890年代,較具規模的填海工程首於北角開展,油庫、發電廠、碼頭及貨倉等相繼落成。到了1920年代,福建籍富商郭春秧本欲於電燈公司至明園一帶興建煉糖廠及運糖碼頭,計劃因省港大罷工而告吹,郭氏只好改建住宅,而政府後於1933年將當區其中一條街定名為「春秧街」。除「春秧街」,如今的「電廠街」、「電氣道」、「油街」、「糖水道」等街名,均留下了昔日北角初見繁盛的痕跡。

1950年代起,因政局不穩,大量難民從中國大陸逃難到港。北角有不少上海人、福建人聚居,獨特的文化令該區始獲「小上海」、「小福建」之稱。時過境遷,現居北角的街坊並非全從上海與福建南來,而基於不同原因選擇以該區為「家」。上一代的移民固然離鄉背井,但也有生於香港的街坊連連搬家,輾轉住過多區後,定居北角。這種本地的小型遷徙也值得我們留意。更有趣的是,受訪街坊就連北角的範圍也莫衷一是,各以具體的街道或建築物辨識社區,側重不一。他們又不約而同提到區內地舖、商場、大街小巷的新舊交替浪潮,以及當中人與社區的寶貴聯繫。透過與街坊交流,參加者能夠採取嶄新角度閱讀北角的人文風景,更了解「北角人」眼中的地方細節。

參考書目:
彭綽婷著、陳滌樺編:《北角.香港:口述歷史》(香港: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2019年)。

Leanne Wong

Top
Diarist's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