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Diary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Stories

用鏡頭紀錄家之所在

文:曾亮文

尹晉德(Sunny)在北角出生,渡過整個青少年階段。於他而言,這是一個等同家的社區,存在於皇都戲院至健威花園之間。他從丹拿花園出發,往寶馬山上母校張祝珊英文中學的方向屬於炮台山,往另一邊走去健康村,已算是鰂魚涌。他總習慣帶著相機出門,有時是 Nikon F3,有時是 Sony A7 III,紀錄著區內的一點一滴。

關於北角的界線,這純粹是 Sunny 心中一個私人的定義。也許如同上一、兩代為何選擇扎根於北角一樣,並無法用三言兩語去簡單劃分、解釋清楚。聽說阿爺60年代前後從內地公司調過來香港上環做生意,嫲嫲則在中環中國銀行上班。公司宿舍就在附近,賺了錢以後自自然然也就在這邊置業。北角是個剛剛好的地段:沒有心臟地帶的煩囂嘈雜,通往中心的交通卻同時方便又快捷;是港島的後花園,像屋苑樓下小時候常去的公園仔,有許多能自得其樂的空間。

北角是「承載舊式情懷的空間」——這是 Sunny 留學英國修讀攝影前對於自己社區另一鮮明突出的印象。每次回來,區內的變化都帶給他跳躍式衝擊:首先是把窗外海傍那僅餘一條縫隙填滿的豪宅,隔年是酒店,再到整個北角匯的完工。渣華道街市翻新了一遍,染上整潔的白和藍;往日拿舊牛仔褲去改長短的馬寶道,突然多了間搶眼亮粉紅的寵物店;街坊和遊人都擠上了英皇道。北角一改往日的邊緣,變得跟傳統中心旺區一樣熱鬧了。它褪去了一部分的破舊污糟,新色彩看著跟北角不怎麼相襯。

轉念一想,Sunny也明白變化對於每一個社區而言,似乎又是必要的一環。連同陡斜長樓梯後面本來了無生氣的錦屏內街, 在區議員辦公室進駐後,兩年間新的經濟圈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往上的橫街,那些車房仍然是車房;外街從車仔檔進駐地舖的荔苑,小時候吃過的中式糖水味道依舊。而夾在中間空蕩蕩的窄巷,已發展成既劃出新時代,又仍屬於自己社區──混雜、匯聚各方的景象。多了能與同區朋友吹水的餐廳,就多了隨性相約的理由。這種社區的親近,有種舊式公屋天井的感覺,對坐的街坊像敞開家門無隔閡互相守望的鄰居,彌補了私人住宅因注重隱私築起牆壁,鄰居之間只剩下點頭之交的遺憾。

Sunny從英國回來,不趕急拍片的日子,終於又能放慢腳步陪伴家人。那個晴天,即興跟嫲嫲回春秧街街市買餸。到了四、五點,陽光一如既往打在電車路上,灑落嫲嫲的臉上,在她身後拉出長長的影子。按下快門,那光影交錯、新舊交雜如魔幻般的時刻,教人想起跟家人朝夕相處的童年。想起他以前也一樣跟在嫲嫲身後行電車路,想起新光戲院後自小光顧的天天鮮豆漿,想起等待父親從馬會出來時嚼過的燒賣和牛球,想起那時爺爺中風常常買回家給兩老一齊吃的大叻越南粉和曼谷泰菜⋯⋯北角人在軌道上來來往往,電車發出叮叮的提示,時行、時停,緩慢的感覺也像定格在鏡頭裏的照片。若這種稱為「藝術」的形式能為這個社區和城市注入更多必要的活力,連結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想必就是Sunny的鏡頭下最想為北角做的事。

Top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