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黎曉霞
銅鑼灣每⽇都⼈來⼈往,商⼾林立、⾞⽔⾺⿓,是放⼯後⾏街食飯約會的去處,但並非每個⼈都熟悉銅鑼灣。我們很少留意到住在銅鑼灣的⼈是怎樣的,在銅鑼灣駐⾜⼜是怎樣的感覺。第⼋季的導賞路線,我們帶觀眾到銅鑼灣較安靜的掃桿埔,沿禮頓道、加路連⼭道、東院道,遊走和穿梭在學校、運動場、會所、舊樓宇等不同時期的建築物,以及感受一直陪伴著這些建築的樹木。
這個銅鑼灣掃桿埔的導賞已於2023年10⽉29日完成,但我希望能夠將這次的導賞活動以「遊戲」的⽅式記錄下來。
COVID-19疫情長達三年,在無法外遊的情況下,很多⼈重新認識香港。在時地人的學習裏,有幸與這些懷著熱誠的朋友相聚,分享自己覺察到的社區故事。而因應社會變動的移⺠潮,有人選擇離去,有人選擇留下,也有人剛剛進場。但在舊區重建的敍事中,舊的事物往往不斷消失,「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卻持續誕生,來豐富這城市的文化底蘊。我只是惋惜那些被拆除的舊物,不能在現實中被保留。在課程裏,我才了解到,新舊變化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也並非最近才被關注的熱話,只是我所知甚少。這幾年的生活,令我有紀錄「變化」的需要。
認識和紀錄⼀個地⽅,有五花八門的方式,例如攝影、導賞、⽇誌、繪畫、⼝述歷史、舊物收集等。而製作這個致敬「⼤富翁」的遊戲,緣起自導賞團的主題「銅鑼灣⼤富翁的最後⼀格」。我們第⼋季的學員經三輪、共三小時的討論及投票,最終決定以此為題。「最後⼀格」的定調發人深省,表面上它指涉了掃桿埔面臨大興土木的命運,卻也可以有更多含義。「一格」不止訴說一個故事,透過導賞團,我們可以撫摸、呼吸、感受⼟地所承載的不同生物的歷史。
希望你會與朋友來⼀場「紙上」的遊走!玩過這個遊戲後,你還可以跟著遊戲地圖再遊實地,成為彼此的導賞員。
以下的棋盤、棋子及時間券,歡迎大家自行列印:
關於「社區」的體悟
2023年始,我發現坊間有很多關於「社區」的課程和活動,也想了解和記錄生活之地,但具體的經歷裏混雜著有許多未知。
「今天,你的社區有甚麼趣事發生?」
被人問及這個問題,我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對大多數人而言,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已疲於奔命,沒有深入思考、注意周遭環境的閒情,我也無異。
然而,透過一些課程,我見識到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分享自己對於「社區藝術」、「城市文化」等主題的經驗。我才意識到香港不僅是物理範圍圈出來的地方,更是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一個許多生活方式各異的人共同經營著的地方。現時願留在這城市的人,似乎渴望找到繼續熱愛香港的理由。
童年的經歷中,與「社區」最相仿的是村子裏的鄰里關係,村裏每個角落都很熟悉:哪裏有可以攀爬的大樹、哪裏有不會被父母發現買零食的士多、哪一家士多有自家製的「老豉醬」可以買來拌飯、有些店舖的老闆是父親的中學同學,村校的英文老師是父親小學老師的女婿,巧合地都叫陳sir……說這些很瑣碎,但當我離開後,就再也找不回這些痕跡。
2019年的7月,我作為新移民開始在香港的生活。從小時候的遊客角度轉變為居民,亦轉變了理解事情的角度。遊歷時,會比較深刻感受在城市的街上遊走,感覺自己進入了時光隧道,看見小時候在電視機裏看見的巴士站牌、麥兜裏逼近房屋的高架橋、茶餐廳裏很夠茶味的奶茶。
在這裏生活,初時沒有朋友,也不認識有故事的地方,我常獨自閒遊。長時間的工作和寂寞的生活模式裏,更清晰地感受到繁華裏面的煙火氣。常有人說香港「節奏快」,我在快節奏中看見了許多的慢生活,這樣的「慢」是源於生活純熟的「穩定」。我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餐廳侍應,位於鑽石山,每日7點半開門,熟客就會坐到自己的位置,比任何一個讀書人都要積極。熟悉的餐飲最親切,沒有什麼改變的需要,來到就可以安心地享用這段早餐時間,睇報紙、化妝(畫眼線)、與侍應閒聊(互相關心孩子在家學習的近況)、看圖書館裏借來的書、回覆早晨的電話……餐廳全年無休,每日準時7點半開門,客人也風雨無阻,準時來到。我覺得香港很繁忙,過去這些快節奏在人們的心裏是穩定的,很難從建築外牆的景觀找到這些屬於繁華都市的煙火氣,我只有到餐廳裏靜靜守候才遇見。
我也有我的「穩定」節奏:一年搬一次屋。過去幾次都沒有特別約定或挑選,都是舊區,遇到不同的情況而搬走,例如新蒲崗的單位曾有5隻小老鼠來訪;太子的單位在8/F,即是唐九樓;深水埗第一個單位鄰近工地,從眼見即將完成拆除一座樓,到又開始打地樁……每年搬一次,給自己的心態是「想住在不同的角落」,但今年我重複了,還是住在深水埗。
這幾年初來到,也很感謝身邊的人事物,豐富我的經歷,難得察覺到自己喜歡去感受這座繁華都市的節奏快慢,人情冷暖。生命飽經歲月蹉跎、蹂躪,相信你我都害怕變化,我看見人們懷著漂泊的心,渴望著「舊情懷」的撫慰。譬如,聲稱「日本是吾鄉」的朋友,現時還能將小時候去日本見到的景象,介紹給自己的孩子聽。我有些羨慕,畢竟自己在內地長大,在廣州讀書時,每個學期回鄉都感覺變化很大,也沒有甚麼可以介紹給我未來認識的朋友。關於「發展」帶來城市面貌的改變,我感到孤寂唏噓的同時,又深深愛慕著它的文化。我希望能用自己做到的方式,記錄還能看見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