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Diary
未來故事 永續香港|Sustainable Future, Hong Kong Tales
EN
Stories

黃大仙祠的演變

文、攝:許寶琪

香港大大小小的廟宇多不勝數,每個廟的出現都代表了人有所求,廟連結了人與神明,而廟也是過時過節信眾聚集的地方,聯繫了人與人的互動。「黃大仙」是一個神明、寺廟、也是一個社區,今日黃大仙<祠金碧輝煌,周邊住宅更愈來愈密集,究竟「黃大仙」是如何變成今日的模樣呢?

50年代出生的陳先生憶述對黃大仙祠的記憶,他自小在黃大仙長大,讀黃大仙官立小學,到70年代在區內做社工,現在退休又回到家族解簽舖︰「60年代牌坊外有過百竹棚,全部都是解簽檔,我外婆就是門口第二檔『碧源氏』,最初高峰時期更有六個檔位做生意。」

碧源氏於1940年開始經營,由陳宏遠先生的外婆區美容女士創立︰「當年外婆帶着媽媽等多名子女由廣州來香港,為了生計,在黃大仙寺外代客寫信,後來跟了非常有名氣的廟祝公黎碧泉學解簽,開展了解簽事業。外婆後來將手藝傳授予其中三個女兒,一個就是我媽媽。記得小時候農曆新年就會來幫手,非常多客人,由於小時候未懂解簽,所以負責找簽文、收錢等工作,人工每日6元。」以60年代來說,與一個基層打工仔的人工相若,可見解簽生意在當時可以為「碧源氏」一家帶來不俗的收入。

講到黃大仙附近的環境,原來以前黃大仙祠後方一帶都是農田、石屋等,祠亦不似現在光鮮,解簽檔都是由竹棚搭成。「大約60至70年代開始改善生活環境,開始有工廠出現、公共房屋落成,住山邊木屋、鐵皮屋、石屋的市民可以『上樓』及有更多工作機會,我70年代開始做社工時,就是走訪木屋區幫居民申請福利、上樓等,以前連基本生活駁電、駁水喉都非常缺乏,生活好艱苦,人就自然迷信。」

你以為黃大仙祠的信眾多數是區內居民?原來早年的黃大仙祠有很多漁民來問風向、出海順利與否等,與今日信眾問事業、姻緣、自身等個人問題截然不同。「以前客人問的事,有些已經不會再有人問了,例如︰黃大仙良方、查日腳等」,「黃大仙良方是一種藥方,用求簽方式求得簽文,再查簽文內容,就可以得出治病方法,方中有『用童子尿』、『豬潤貼眼』等現代人根本不會接受的『良方』。現代人聽起來覺得奇怪,但以前就是普羅大眾的生活方式,因為醫療條件不足,睇醫生是很困難的事,求簽問醫已經隨着社會發展而不再(被)需要了。」對於解簽心得,陳先生認為最重要是「捉機」︰「簽文是固定的,遇到求簽者不同情況會有不同解法,就即是『捉機』,加上解簽只是一個方向,解決事情始終是要靠信眾自己的。」

廟的功能已經因為社會發展,與幾十年前有很大變化。人們不再需要寫信、求藥方、贈醫施藥,但它依然是大時大節連繫人的地方,也是人們去尋求信心的地方。

Top
Stories